第一百九十六章 转战山东 五(1/2)
这次进入曹县后,孙治没有对曹县的地主缙绅阶级一棍子全部打死了。而是先通过赵二宝的手下挑出对榆园军友善的群体,然后通过这些人找出支持鞑子反抗榆园军的人。最后再将这些汉奸们统统抄掠家产,杀尽族人,以儆效尤。
之所以这么麻烦,是因为在曹州府也有一些地主分子和知识分子加入榆园军的。如果仓促的实行抄掠政策会破坏与榆园军的关系的。
曹县全城人口不过万余人,二营的这四千人一齐涌进了小小曹县,自然很快的就将曹县与鞑子沆瀣一气的势力横扫一空。
面对陌生的安字大旗,曹县的居民十分恐慌。仅仅数月前,他们就经历了榆园军的攻城。然后迅速的,榆园军便被打败了,接着鞑子便在曹州府全府搜查榆园军的人。那种恐怖让全城居民至今依旧心有余悸,一些鞑子官兵和县里的衙役乘机开始摊派要钱,不给钱就会被当做榆园军的匪人抓走。许多人家因为实在无钱便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那亲人离别时的苦苦哀嚎泪流不绝的情景看的真是惨啊!
如今年后好不容易消停了点,却不成想,这什么的扛着红旗打着安字旗号的安匪也来了。他们说自己是保安团,来自河南汝宁府,来山东是抗鞑的。只是全城百姓对此不感兴趣,他们收到了战乱实在太多了。从前明崇祯年间鞑子就开始屡屡入侵,然后这几年天下更是大乱,无一月太平,榆园军也屡屡在曹州府兴风作浪。作为平头百姓的他们,最期待的是太平,而不是割去脑后的小辫子。相比于祖宗的衣冠发髻来说,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不是?
曹县百姓的漠视和隐约之间的排斥,让孙治心中揪心不已。
鞑子入关有五年了,在一些前明降官和大地主们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这个鞑子朝廷了,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这只是改朝换代而已,并不是亡天下。而随着那些不屈之人的大量战死,汉奸们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而一些升斗小民也开始回忆起曾经的太平生活,对于鞑子也渐渐不太抵制了,希望朝廷能尽快的平定战乱。
事实上,在姜瓖反正失败,山西几乎被屠了一遍后,北方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抗鞑势力了,也再也没有做出姜瓖反正这样几乎能撬动战局,扭转民族气运的抗争了。
“时不我待啊!要抓紧时间发展了。”孙治心中叹息一声。时间拖得越长,鞑子的统治将会越稳固。
此时,孙治更加坚定了要与榆园军合作的策略。榆园军之所以可以从前明崇祯年间活跃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也有大批的支持者。如今作为外人的二营初来曹州府,若想在曹州府扎下根来,和榆园军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
就在孙治对于榆园军合作期待万分之时,赵二宝也历经波折,好不容易穿越了鞑子的封锁线,来到了濮州县。
赵二宝是榆园军的老人了,自然知道榆园军的活动范围。以前没有回濮阳,是因为他带着众多弟兄,运动起来动静太大,容易被鞑子发现。就是他现在只是带了两个弟兄都好几次差点被鞑子发现了。
找到了榆园军的驻地后,果不其然赵二宝便遇到了哨兵。哨兵不认识赵二宝,不过在与赵二宝几番对话后却也相信赵二宝也是榆园军的兄弟。只是他身为哨兵,必须时刻保持怀疑。于是,哨兵招来几个兄弟压着赵二宝三人去见自己的头了。就这样,赵二宝一路被押送着,一会儿走在地道里,一会儿扎进林子里,一会儿又钻到山洞里,反反复复的绕着圈。得知赵二宝的来意后,那些头目们不敢耽搁,只是层层上报。最后,赵二宝终于见到了大头领任七。
此时经历了去年的失败,任七十分丧气。攻下了曹州城,那可是这么多年来榆园军最辉煌的时刻了。只是巅峰时刻来得快去得也快,就算自己在李化鲸被抓后继续抵抗,最后还是被鞑子的大炮轰塌了城墙,曹州城也就破了。
这几个月,鞑子大肆搜捕榆园军的人马,曹州府南部几乎已经没有榆园军的立足之地了,只能躲藏在曹州府北部的濮州到范县一带的榆树林里,靠着地道和密集的树林抵御鞑子的攻击。
所以,当赵二宝见到任七时,只觉得任大头领貌似憔悴了不少,整个人也老了好几岁。
见到了赵二虎,任七认了出来,这确实是自己的手下。不过虽然是确认了人不没错,但是心变了没却不能保证,毕竟好几个月没见了,保不定这手下投降了鞑子,来行刺自己。所以,看押赵二虎的人并没有出去。
“二宝,你说南边有好大一伙儿人马要与俺们结盟,一起攻打这曹州府?”任七问道。此时任七心中隐隐期盼,若真的有一个强大外援,那榆园军的情况将会好很多。
“大头领,南边的人马是从河南汝宁府来的,叫保安团。这次来的只是他们的二营,营长叫孙治。孙营长带了五千精兵,每一个都是精壮的好汉子。俺来见大头领前,他们已经准备打曹县了。说不定,这会儿已经打下曹县了。”赵二宝对着任七恭敬的说道,言语间又对二营多加吹捧。
“什么?五千?全都是精壮?”任七大吃一惊。虽然他也有数万兵马,但大多都是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誓死不降】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六章 转战山东 五〗地址https://wap.xbqg9.net/31/3151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