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真气现(2/2)
周流全身。先天之气是源于下焦元气,任脉为始的b流注,通过督脉复归任脉,同时还通过肺脉,将原气输注至十二经脉之中,成为原气的b十四经流注形成,多出来的b二道经脉即是任督二脉。
由些看来,先天和后天元气流转于经脉之中,然后经肾脏转化为体内元气藏于丹田。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当然也包括肠胃所接纳的b三餐五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存于下焦而为生身之本。
相传,修为高深的b道士可以辟谷不食,依靠的b就是借先天之气补后天之气。还有人可以不呼不及一日之久,靠的b是借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
而肾门连于督脉,所以肾之精气需要经过督脉下至下丹田。
下丹田是心肾之交、水火之交,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b起点,也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所以内功心法多以下丹田为汇聚真气的b部位,这样才能做到先天之精不减,后天之精不失。
当然魏老头曾经讲过,有一些偏门之术直接导引精气沿着督脉上行,存于上丹田的b髓海之中。
按照稳妥的b方法,下丹田是炼精化气之所,上丹田是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处,只有下丹田功力深厚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但是有些奇人异士直接将肾之精气上行,聚于上丹田,将两步合在一步,同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他们认为这样不仅节省了一个步骤,功成之时从上而下打通全身经脉更加容易一些。
很明显,这种做法非是意志坚定之人不可为,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走火入魔,造成不可逆转的b内伤。然而好处也是非常诱人,一旦功成,功力增长较之其它功法会快速很多,而且这些人因为聚气于上丹田,所以太阳穴经常会有明显的b鼓出。
杨云可没有如此想法,老老实实的b按照金元功所述,将意念集中于中焦,通过呼吸之力凝聚天地元气,等到有微微热感之时再导引元气下行至下焦,意守丹田固精化气,慢慢的b就能觉到气海穴有一些肿胀之感。
这时就完成了口诀中所记述的b‘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如此不断修习丹田之中自会真气充盈。
真气如果存于丹田,那是一点儿用都没有,不论是强身健体,还是出手对敌,还必须能够催动真气行至全身经脉,也就是书上所的b‘周天循行’。
刚才提到普通人的b真气每天都在经脉中循行,但是这股循行的b真力不仅弱,且速度慢,这是因为人体的b大多数经脉没有打通的b缘故。
想要周天循行,第一步的b身体的b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每一条脉络自身都要打通,这样真气才能从丹田无阻的b行至足底和指尖。
第二步,丹田之气充实深厚之时,就可以尝试冲破任督二脉,任督二脉和十二经都有交联,因此只要任督打通了,真气能借任督快速的b全身循环运行,从阳脉出丹田,经阴脉回丹田,‘终坤始复,如循连环’。
真气在体内循环之后,就能够进入炼气化神的b境界,做到神气结合,相抱不离,对内‘真气循环,连绵不绝’,对外则能‘沟通天地元气’。
当然,不同门派的b内功运行周天和大周天选择的b经脉和顺序都各有不同,金元功也是拘于常法,‘对坎离匹配之用,藏龙虎交合之功’,从任督二脉开始。
而修炼大周天的b法门,金元功上没有记述,想是门中不传之秘吧。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摩云剑】最新更新章节〖第51章 真气现〗地址https://wap.xbqg9.net/30/306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