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收粮(2/2)

量,咱们这两天偷偷懒行不行”

“睢你这点儿出息,我爹可了,过两天考较我们拳法,你要是不想挨我揍就勤点儿练”,志武又一琢磨,道“这样吧,下午咱们半个时辰一换,这样就能跑慢点,不过地头可得有人啊,不然我爹看到可惨了”。

就这样,在孩子们的企盼声中,终于开镰收稻子,收获的季节,天空都飘着人们的幸福与喜悦,特别是孩子,更是上窜下跳、兴奋异常,一些的还不用去学堂,大一些的不用再山上山下的追着鸟屁股跑。

其实像志、志武、杨义这些半大子,早几年就已经跟大人一样参加劳动,一点的杨云、杨坚和杨勘也能跟在后面打打下手。

而让这帮孩子最盼望的就是收粮期间的‘地头饭’,大人们不及回家做饭,就在田间抓些鱼蟹火上一烤,再配上在家带来的烟熏酱菜,美味异常,大人的手艺可比他们这些孩子自己烤出来的好吃多了。

远处杨秀带着杨离几个姑娘开始埋锅造饭,不一会儿诱人的香气将大人孩都召了过来,族长还特地从家里抱来一坛家酿的米酒,酒香、饭香衬托着人们的笑声,回荡在山谷里,让大家一时忘记了将要背井离乡的痛苦……。

米入廪、谷入仓,杨村的人终于可以歇一口气,从北方迁入此地之后,杨村的人也学着当地一些住民办起了“尝新节”,用来庆祝新粮丰收,其实主要还是族人一同欢庆,借以洗去收粮时的疲惫。

当天早上,一帮孩子在志的带领下,去采摘新鲜的瓜果,回来后配上在杵臼中舂出的新米,连同杀好的鸡、鸭、鱼一并摆在了祭坛上,供奉祖先。

巳时刚过,全村老少都聚集在祭坛前,族人按照辈份尊幼排在族长之后跪拜祖先,族长代表族人给祖宗牌位敬香,接着诵读祭:

“时至丰收,又逢乾坤盛世,缅怀先祖恩德,酹酒献食,焚香叩拜列祖列宗牌位,祖宗之德,永世不忘。

后嗣子孙,秉承祖上之家训,耕读传世,仁义治家,恩泽族人,恵于乡里,望祖宗有灵,保佑我杨世子孙,代代兴旺,后继有人,他日重回故里,定立明堂碑刻以彰祖宗之功德。

今杨门不肖子孙靖岳,会同族内老幼,备以鲜收礼食,略表我辈之虔诚,列祖列宗在上,受后人一拜”。

祭毕,杨村众人在打谷场上度过了热热闹闹的‘尝新节’,起来杨云娘和几个伯母婶婶分别来自天南地北,每个人都能做些家乡的精致吃,不论是包子、油饼之类的面食或是米饭做的饭团糕点,无不让人垂涎三尺。

酒足饭饱之后,族长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安排迁族的相关事宜。

“粮食入仓,可保我们杨村几年衣食无忧,不过眼下我们要准备搬家了”,族长环顾了一下众人,虽然大家已经接受了这件事情,但提起来还是让人扫兴。

但族长还是接着道“上游和下游的几个备选新址大家都已经去察看了,总的来不比现在的杨村差,虽然贫瘠山地多一些,但是到时候我们离城镇更近,大家织的布,晒的皮都可以拿去换钱。另外,给大家一个好消息,杨远爹已经得到了县太爷的同意,咱们村新垦之地,三年之内租役全勉”。

杨远爹跟站起来道,“这样一来,咱们搬这一趟也没啥大损失,虽然眼下要麻烦一些,但是将来的日子会更好的,就是杨坚他们讨媳妇也方便多了!”。

大伙一听能勉三年钱粮这才高兴起来,虽然杨村躲在深山里,租子从来没有按全数交过,但人口摆在这里,一年下来丁银也不是个数,如果勉三年租役,确实可以轻松一下。

众人虽然还是舍不得眼下的一田一舍,但也确实向往大城镇的繁华之地,特别是近几年收成好些以后,有时还真觉得有钱没处花,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忙碌,也慢慢的放下和赵家沟的是是非非,心里敞亮了一些,所以在听到这好消息的鼓动下,大家开始讨论起将来的幸福生活。

最后,老叔公端起了酒碗,扯着嗓子道“只要我们杨村的人不奸不懒,一定比现在过的更好!”,大家一起举杯,迎接杨村崭新的一天。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摩云剑】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收粮〗地址https://wap.xbqg9.net/30/306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