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章 这届年轻人太阔怕了(2/4)
>
只要第一棒就做好持握。>
就可以大幅度减少整个交接棒失误概率。>
类似那种第一棒就握在中间的方式,太过于随意,会极大影响后面棒次的发挥。>
掉棒概率大大提升。>
而且这样做,你就会神奇的发现,食指和大拇指都空了出来。>
这就更方便做正常的蹲踞式支撑起跑。>
最开始的时候,陈威还在心中嘀咕,有必要这么细节吗?>
一跑他就发现。>
比他以前的接力跑感觉,肉眼可见好了不少。>
更加接近于正常的100米起跑身体感觉了。>
最后是时间39.65秒。>
这让他再也不废话,只觉得————苏神他们真牛逼。>
……>
细节决定成败,在短跑领域,绝对是一个“六字真言”。>
其余的棒次呢,也不要双手叉腰站着等,这个站位也很有讲究。>
一定要采取“半蹲踞式”。>
也就是单手支撑,双脚前后打开,身体前倾的姿态。>
关键来了,这个时候,一定一定一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在身体重心偏右的情况下采取脑袋左后转的姿势等待。>
这样可以更加清楚看到队友的位置,方便判断自己的预跑时间和交接棒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还可以增加全程的集中力和身体专注感觉。>
当然也有米国式的直接预跑,站着就行,用所谓的“亚高速”进行启动,我国在08到2013年这段,尝试过这样。但这个启动姿势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
容易控制不好交接棒在有效接力区的距离。>
也就是说,一不小心就冲过了头。>
那样也没有成绩了。>
米国就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失误。>
不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施压国际田联修改了规则,取消了预加速区,增加了10米的接力区,以此保证自己不失误。>
不过事实证明,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该失误还是要失误。>
所以在2018年之前,苏神还没有太多想法改变“半蹲踞式启动”。>
砰、砰、砰、砰。>
要来了,按照小添的设计,我现在就要开始跑了。>
一定要相信队友可以追上来。>
三、二、一。>
跑!!!>
梁佳宏看准时间和距离,立刻开始预跑。>
后面的陈威呢?>
也要算准距离。>
绝对不能和以前一样,随意给棒。>
因为梁佳宏的整体速度偏弱,所以苏神要求陈威多跑一点接力区,再进行交接棒。这就是真正的接力跑技术理念了。所谓有效接力区长达20米,其实就是两个人都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段,只要在里面交接完毕就行。>
就算你们在最后一厘米完成都可以。>
所谓的完美接力区就是这样,完美利用,但是显然一般情况下,是做不到。>
陈威的后程比较强,而且这次200米跑了第四名,就差一点拿到牌子。>
眼下国内已经算是顶尖。>
由他来跑第一棒,既可以减少梁佳宏的起跑距离,减少这一棒的弱势感,又可以让第一棒处于不会落后的情况,进行交接棒,减少梁佳宏的心理压力。>
梁佳宏虽然是天才,但还没有苏神和赵昊焕这个级别。>
心理素质还是差了点。>
最好不要让他在落后的情况下,进行持棒跑。>
立棒式交接很稳定,虽然会出现交接棒的瞬间减速问题,但同样也是掉棒概率最低的一种交接棒方式。>
陈威算到了距离后,大喊道:“给!!!”>
这一声,是接力赛必须要喊的提醒流程,比如“给”“接”“走”“拿”等等。>
也可以顺便通过喊话,让队友判断自己的大概位置,以便调整交接棒的启动。>
梁佳宏接到棒子后,快速冲击。>
他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直道,技术要求比较少,通过预跑和减少持棒跑距离后,他也可以毫无顾忌,全力冲刺。>
不用太顾忌体能问题。>
这个布局如果硬要说,依然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可现在找不到四个棒都很强的人,袁郭强也有意培养梁佳宏,苏神自然表示没有问题。再说了,梁佳宏也是上一世参加过很多次国家队接力比赛的人。>
培养培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体坛之重开的苏神】最新更新章节〖174章 这届年轻人太阔怕了〗地址https://wap.xbqg9.net/30/3030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