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光似箭,回首望时已百年五(1/2)
次日晨起。
当媚娘再度醒来的时候,周围已是一片安静。枕边,也还带着些李治留下的温度,与他衣衫上惯染着的淡淡药香。
微一皱眉,她起身,慢慢坐直了身子,看着周围,才徐徐开口叫道:“明和何在?”
“娘娘。”
听到声音的明和,立时上前一步,行了礼,然后才道:“娘娘可是要更衣起身?还是莫要罢!刚刚秦太医还着人来传话儿来着,说是娘娘近些时日,顶好是将养着,半点儿也不要动了下榻之念的。”
媚娘摇一摇头,却道:“本宫自是知道这件事。本宫是想问,治郎去了哪里?怎么不见他?”
明和一怔,眨一眨眼,才愕然道:“娘娘,今日可该早朝了。”
闻声,媚娘倒是松了口气,点一点头道:“是……本宫倒是忘记了。”再摇一摇头,她这才缓缓下躺。而明和见状,便立时上前来,小心扶着她,看着她躺下。
“弘儿如何?”
既然李治无事,她的心,自然也便放在了儿子身上,于是便问道。
明和点点头才道:“太子殿下一切都好,今晨知道娘娘身子微有不适,本便要来入宫看探娘娘的。可是因着主上不允,便作了罢。”
“那便是最好……这些日子,不止是他,所有人,能不出入这立政殿,便都不要出入这立政殿的好。若是有人问起,便说本宫只是因着染了些风邪,脸面上不太好看,不愿见人便罢。这样的话儿也说与治郎听。不过多半,他是不会肯不来的。”
媚娘苦笑着摇一摇头。
明和却道:“娘娘,依明和之见,主上一定要来,才像真的娘娘没事。否则只怕那些人又要做些妖了。”
媚娘想一想,也点头道:“你说这话,倒是有理。无论如何,此番之事,都得好好儿瞒着,别叫走了半点儿风声。明白么?”
“是。”
看她有些累了的样子,明和便向着媚娘深行一礼,放下纱帐,嘱咐了一句刚刚招进来,很是信任的小侍儿小高宝。便转身走出内寝来。
玉明在外正好也和玉如一道,将**外外的事情打点妥当,见他出来,二姐妹便上前一步,走到一处去悄声而议。
“如何?”
发问的自然是玉明,她一向最沉不住气,何况如今这等事态?
明和摇一摇头:“一切倒算还好。只是娘娘身子这等情状,万万不可叫旁边人知道。那些宫外的事,也不能来让她生了烦恼。咱们却得替着娘娘上份心了。”
玉如点头道:“这都好说,平常做惯了的。就是太子殿下与二位小殿下那里……”
“主上这些日子,只怕也要累着些儿,自己带了太子殿下,也把二位小殿下交与姆娘们了。总之你们两姐妹有时间,便多去看看二位小殿下。他们没事,太子殿下便更没事。日里有那位李小娘子跟着,午后是元舅公看着,夜里又由着主上亲自调教着,断然不会出事。”
明和这一言,却叫玉明忍不住笑出声。
这般情况下她这一笑,自然是惹得二人注目不止,于是便自收了笑意道:“不是,却也没什么别的心思只是想到那位李小娘子,那般人物,实在是本事大得紧。竟能让咱们太子殿下老老实实地听他的话儿,半分也没有违逆的心思。”
明和一怔,看了眼若有所思的玉如。
“说起这个来,我倒还真觉得玉明说得不错。那位李家小娘子,实在是个有本事的。看着人活跳跳的,却轻易就把太子殿下教得好得很。这些时日进益颇多呢!”
玉如这一番话说出口,明和立时便扬起眉,好半晌不说话。再开口时,却已变了味道:“玉如姐姐,若是明和记得不错……那位李家小娘子,可是大足了咱们太子殿下十岁呢么?”
“这个……倒是的。你问这个做什么?”
玉如微觉奇怪,皱眉看着他:“那孩子,可真的是个好孩子。”
“这个自然。孩子是个好孩子,就只可惜,大了一点儿。若是她再年少上个三两岁,又何尝不是一段佳话?”
明和勾唇一笑,又想了一想,也不等玉如与玉明回过神来,却自己又笑道:“不对。这话儿若是让主上听到了,只怕便要说,便是大了二十又何妨?只要太子殿下喜欢便好。”
玉如眨了好半天的眼,才失笑道:“你这可是胡想了。别的自且不提,那孩子却未必便有这份儿心。何况你又怎么知道,主上便不会在意她大足了十岁的事实?为人父母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儿找个好样的。何况太子殿下文华武德,才容绝世。这样的人儿,主上必然要为他好好儿选一位太子妃的。而月明那孩子……”
玉如的笑容消失了。
玉明见她如此,心知有异,便轻道:“姐姐,你熟悉李统领家里的事情。怎么,那孩子可是有什么不好的事?”
“……她并非李统领亲生骨肉,这一桩,你们总该知道的。”
玉如此言一出,却惹来玉明与明和一同摇头:“便是又如何?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唐三帝传】最新更新章节〖日月如梭光似箭,回首望时已百年五〗地址https://wap.xbqg9.net/3/3282/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