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曹操的终极目的(1/3)

曹o向天下人发起伪皇帝血召,号召天下英雄来讨伐刘易。这只是曹o的一个大yn谋,刘易从荀若及郭嘉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解说当中,心里也基本完全明白了。

此刻,刘易完全确信,曹o必不会当真的起兵来攻伐自己,这完全是曹o在虚张声势罢了。

一封假血召,还真的让刘易感到非常的被动,差点完全打乱了自己的发展计划。差点停止了对董卓的攻击。如果刘易没有决意打下函谷关及潼关,没有在潼关之前挫败董卓,那么,还真的中了曹o的计谋。无形中,在将来会把自己陷入一种真正的四面受敌的境地。还好,现在把曹o逼在安,再也对自己造不成什么威胁了。

可以想象,曹o只用一封伪皇帝血召,就让自己乱了阵脚的话,那时,自己肯定会停止对董卓的用兵,回军虎牢关、汜水关,紧张的做好应付天下联军的准备,那么,自己就中了曹o之计,错过了攻伐董卓的大好时机。

而曹o,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整合他的军马,在兖州发展壮大。如果,天下英雄也上了曹o的当,当真的率军来攻伐自己的话,那么,无形中,也可削弱了天下诸侯的实力。到那时,他曹o或可真的做到一家独大。

只要给曹o时间,让他整合好几十万青州兵,那么,趁自己与天下诸侯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他再尽起大军。那时,自己还会是曹o之敌?天下诸侯,也还能再与强大的曹o对抗?

不过,曹o的yn谋仅限于此?刘易隐隐的觉得,曹o肯定还会有别的图谋,只是现在,刘易也想不通,想不通曹o还会有别的什么yn谋。

就在刘易与众臣在惊叹于曹o的这个一yn谋,与及刘易也想不通曹o的真正图谋的时候。

这刻的曹o,其实已经进占了颖州许昌。

刘易与荀若、郭嘉等人的猜测。的确是对的,曹o现在,正在争分夺妙的整合自己的大军。

当然,刘易想不通的。也就只有曹o自己知道了。

其实,曹o当初在虎牢关被刘易摆了一道,约定了什么谁先进洛阳谁占得洛阳的君子之约。使得曹o含恨退盟,率军返回谯郡。

当然,那时候亦是因为曹o刚刚大败一场,没有足够的实力再与刘易争锋,他才会遵守约定,没有挥军攻击洛阳,没有再与袁绍一起攻击刘易。

不过,曹o回到谯郡。看着刘易与一种他拍马都赶不及的速度发展了起来,他的心里焦急啊,可是,他一时半刻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他在谯郡,受到地域的限制,也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发展起来。

再后来,他看到了袁绍谋夺冀州成功。当r的发小,现在已经是一州之主,发展远远走在他的前面,这使得曹o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知道再这样下去,他必会退出争霸天下的舞台。他的心里不甘心啊。

再不久,刘易与袁绍、公孙瓒联手攻伐黑山张燕。最终的结果,让曹o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自己实力的机会。

青州泰山贼作乱,兖州太守刘岱抵抗不力。出任了济北相的鲍信,居然邀请他去征讨泰山贼。曹o当下没有半点迟疑。马上尽起大军赶往济北。

曹o原曾任济南相,济南一带,一直都是他的人在掌治着,曹o先在济南立稳脚,然后便是兖州太守刘岱战死,鲍信荐曹o为兖州牧,再后来鲍信自己也战死,整个兖州,就完全落入曹o的手里了。

当然,这兖州太守刘岱及鲍信的死,绝不会是那么的简单。几乎全是曹o一手一脚导演了他们的死。曹o派出大将,混进贼兵当中,在战场上sh杀了兖州太守刘岱,后又把鲍信谋害了,如此,曹o在兖州才可以正式的掌管了所有的政务。

曹o等不及了,看着袁绍、袁术、刘易等人发展了起来,他哪里还能按耐得住?兖州太守刘岱不死,他凭着汉室宗亲的名义,没有人敢窃了兖州牧一职,唯有刘岱死了,曹o才有机会成为兖州之主。

另外,鲍信当被与曹o同是西园八校尉之一,身份相当,平起平坐,并且,鲍信其人,太过憨直,看见不平的事,会非常冲动坚持。其人也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不会轻易顺从别人的意思,只要是对的,鲍信便会坚持。当初鲍信在洛阳,就是看到董卓太过骄横,不肯听从董卓的号令,还想斩杀了董卓,但是其势力不及董卓,便一声不吭的率领本部军马离开了洛阳。

这样的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顺服曹o的,他之所以把曹o请到兖州,并不是想投效曹o,而是看中曹o的才华,想请曹o来助他击败势大的泰山黄巾贼罢了。

还好,鲍信对于权利,也没有太过看重,他举荐了曹o为兖州牧,他甘愿只为一地之相。可惜,曹o却不肯放过他,还是找机会把他害死了。对于兖州,曹o志在必得,并且,也一定要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

夺得了兖州,曹o迅速掌控了兖州的兵马,然后用计,打败了泰山贼,活捉了几十万泰山贼兵。

曹o从刘易与袁绍、公孙瓒联手攻伐黑山的事当中,看到了自己如何发展壮大的机会,所以,他其实一到兖州,就打着那些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小兵之霸途】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七章 曹操的终极目的〗地址https://wap.xbqg9.net/3/310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