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抢地盘(3/5)
的整个过程中,唐十一的所思所想,特别是极具前瞻性的所谓“维稳”工作,简直是神来之笔啊。一方面果断的军事镇压,同时又施以各种怀柔政策,这一手软一手硬,双管齐下之策,可谓是运用得恰到好处啊。
“奥,本统制听说唐将军在河东路攻取三州时,战后的维稳工作就做得很出色,果然是名
第二天,出征各路的将士纷纷有捷报传来,营州、平州、顺州、景州等地先后被宋军顺利攻取。和事先预料的一样,燕京城的失守和皇帝耶律淳宣布投诚宋人,对这些重镇守军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特别是军事统帅耶律大石和萧干先后出逃,这些防备力量本就十分空虚的所谓军事重镇,根本没有做出象样的抵抗,就一哄而散的一哄而一散,要么就是宣布投降了。
只是北进长城要塞的两路宋军进展不顺利。
长城各要塞中以居庸关最为险要最为易守难攻而又最为重要。
王渊的大军的自然将居庸关做为了首攻之地。
而耶律大石也率令数千残兵败将退守到了居庸关,就象前面提到了那样,他想到了一条毒计,打算先凭险要关卡给来犯宋军以沉重打击,然后再派人去向金人献出关隘,以引得金军前来,而自己这边则趁机抽身而出,留下宋金厮咬去。
这王渊率军赶到到居庸关前,看着关上密密麻麻严阵以待的辽军士和遮天的辽军旗,也是心慌慌啊。
王渊看辽军没有一丝慌乱的迹象,心想这与理不符啊,你们特么的都城都被我们攻取了,皇帝也成了我们的阶下囚,你们这些辽兵没说快点跑路,守着一孤零零的破关隘有鸟用啊。
难道是这里的辽军还不知道燕京已破皇帝已被俘?王渊想想只有这个可能了,于是派人在关外喊话。
发现没用,辽军根本不为所动。王渊也没底气了,于是勒令大军就地驻扎,没有命令不准妄动。
直到杨志率一万精骑轰然赶到,并带来了种统制立即出兵攻取各要塞的命令,王渊才整军列阵,与稍事休整的杨志部对居庸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虽然耶律大石想凭借险要地形给宋军以沉重的杀伤,好出出胸间怨气,但无奈手下将士连战连败,丢了都城皇帝也被俘了,这些军士们都感觉象是突然失去家园的孩子似的,哪还有拼命的决心和意志啊。
很快,除了耶律大石带来的部属作战还英勇外,其他原驻军象样的抵抗了一阵后,看宋军攻势实在凶猛,主要是觉得就算守住也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毫无斗志的这部分驻军很快溃散,丢下耶律大石部争相去逃命了。
耶律大石看到这情形,也是气得胸都要炸了,可也无可奈何,眼看着越来越多的高地被宋军攻取,自己这边形势危急。耶律大石当即派快骑跑去北部金军营地,就说辽京城已为宋人所取,我们愿意献出要塞。
这居庸关往北数里外就是辽军的一个小军营,由于金军主力都跑到西北大草原追辽国皇帝去了,所以留在此处的金军兵力有限,仅有千骑。
驻守在此处的金军首领是千夫长大挞不野,此人是渤海人,生得高大雄武,更有一身惊世蛮力,是一名冲阵杀敌的好手。此人从一名普通的牧羊人,因战功累升为百夫长、千夫长,在后来南下灭宋时,因战功卓越升至万夫长。
大挞不野听说辽军突然要献出要塞,也是本能的不信啊。以为是有人在跟自己开玩笑。不过当见到前来的辽军时,听说燕京已被宋人攻取,也是给惊得不轻,这才有点相信辽人献要塞是真的。
不过,大挞不野虽然是个粗人,但粗中有细啊,也是想不通,自己这些人对辽国来说可算是灭国之敌啊,辽人会这么好心来献要塞,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啊。
最终,不管是真是假,不管辽人打的如何主意,大挞不野决定亲率千名勇士去瞧一瞧看一看。
不过,当大挞不野小心谨慎的行军至居庸关前时,发现险要之处已经多为宋军攻取,而犹在独自苦撑的耶律大石站得高看得远,看到辽军旗帜时,马上下令形势危急的部众们撤退。
于是,王渊部和杨志部以损失两千余人的代价攻取了居庸关。
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大挞不野,意识到这就是金人在玩自己的,不过也深感可惜,看样这辽人南京已失是真的,早知如此,自己这边就先下手了,可惜现在这要塞竟为宋人夺去。
而刚刚攻取要塞的宋军上下,远远看到辽军旗帜,也是大为紧张。不过布置好防守后,却发现金军已经退去,这才松了口气。
杨志和王渊松了口气的同时,深知必须迅疾出兵,赶在金军之前攻取其他要塞。
很快,两人留下五千兵马做好防守的同时,又分兵数路,分别去攻取其他数个要塞。也多亏了此时传媒严重落后,数路宋军才赶在金军之前攻取了松亭、榆关等要塞。
北长城各要塞被宋军攻取的捷报传到燕京,又和其他各部攻取各地的消息一并传回了雄州,并由童贯整理后再飞马传向了京城。
除着燕京周边地区的先后收复,西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混在北宋末年】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零六章 抢地盘〗地址https://wap.xbqg9.net/29/29523/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