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得陇望蜀(2/3)
,开采煤田,同时让武松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大批量的水泥烧造工作。
又看点了数只大火炉的厅堂也掩不住寒气逼人,又令张二狗马着手军营的改造工作,尽快铺设地火龙取暖设施。
“王都监在干什么?”唐十一突然想起这老头。
“听说前天晚着了点风寒,在营里一直没出来呢”史玉胜回道。
唐十一没再说什么,经过这次私自出兵,王都监在军的威信可以说是降到了零。
将士们想想不可思议啊,堂堂一都监,竟被绑架随军,而且事后鸟事没有。众将士们本来对这都监没好感,经此一闹,谁还把他看在眼里啊。
王都监现在也是深知自己的处境,眼看着全军下没正眼瞧自己一眼的,也是郁闷无。不过也深知自己根本和那愣头青似的唐十一玩不起,是啊,人家命都可以破不要,自己也只能看人家嚣张了。
思前想后,王都监决定破罐子破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自然是唐十一最乐于看到的,没有老家伙跟着背后捣乱,毕竟会少了许多牵制,更利于自己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唐将军,忠勇祠已经建好,所有阵亡将士明天安葬。”王机接着报道,阵亡将士已妥善安葬在了勾注山。
根据唐十一的指示,这个烈士陵园取名为“忠勇祠”,每名战死的将士都立有一半人高的石碑,并刻了该将士的年龄生平及英勇作战经过和所获荣誉。
“好,明天除了必须留防的将士,余者全部全副武装,护送阵亡将士们回代州。”唐十一低沉的声音令道。
本来,柴洪打算将本路将士运回宁武安葬,可看代州方面搞得如此高规格,而且这勾注山也紧邻宁武,于是在唐十一的建议下。柴洪犹豫一阵后也同意了,毕竟,这次拿下朔州,是两路紧密联合,并肩作战的结果,这些不幸英雄战死的将士们,死后合葬在一处,似乎更说得过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代州和宁武各出动两千精锐铁骑,打着军旗鸣着鼓号,护送127名阵亡将士的棺木,浩浩荡荡的经阵家谷口,赶回了勾注山。
在忠勇祠前,一百二十七辆大板车一字排开。马从队列走出一队面容整肃的军士,每八人一组,分别走向大板车,分立车辆两侧。
随着起号员的一声令下,各小组军士动作整齐划一的将车棺木抬起,抗在肩膀,又同时迈动整齐的步伐走,在领位员的带领下,进入墓地。
整个过程,除了喊号员偶尔响起的粗嗓门。四千将士全都寂静无声,面容整肃的送兄弟们最后一程。
随着棺木逐一入木,黑色墓碑逐一树立。一时哀乐齐鸣。
看着眼前盛大而又严肃的场面,在场众将士无不动容,兄弟们死的英勇,死后又享受到如此荣耀,也算是无撼了。
“以后,将每年的正月初三日,也是攻取朔州的日子,定为忠勇祠的公祭日,在这一天,一定要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唐十一对身边诸将道。
众将纷纷点头,其实一开始,众人觉得搞如此花样是否有必要,心想还不如多给家属些抚恤金来得实在。不过,亲身经历过这一隆重的安葬仪式后,也是深受触动,而且从那些普通军士们激动而又严肃的表情更能看出,对他们所产生的触动更大。
是啊,对这些将士们来说,大多做好了为国身死的心理准备,可谁也不愿无声无息的死去。而且前两天,唐十一刚刚下达了一项专门针对阵亡将士家属的决议,决议对阵亡将士家属推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另外,还专门给这些家属颁发一面忠勇牌,象征着至高无的荣誉。
随后,唐十一和众将士又来到“功德堂”。
走过高大的门楼,里面是一排以黑色基调为主的建筑,其一间是专门纪念宁代联军攻取朔州的英勇事迹的。四周墙壁雕刻有此战的详细过程,及重点关键战争瞬间及突出的代表将士,这其有两段关于特战小分的英雄事迹,包括提前摸掉辽军哨卡和突袭南城门。
而且在房间四周还阵列有缴获的辽烟战利品,如辽军的旗号令牌等。
众将士逐一进入房间参观,大受触动,仿佛又回到了热血的一夜。
隆重安葬祭祀仪式进行完毕后,四千将士在柴洪的带领下又匆匆赶回了朔州。
唐十一又在王机的引领下趁机拜访了前来协防的郭清等将校。
郭清及其部将们,亲眼见到这个将河东路搞得天翻地覆的传人物,也被这小子的年轻给惊得不轻。一个最多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而已,却是一州防御使,而且还搞出了如此惊天动地之事,让人如何不震惊。
“唐防御使真是年轻有为啊”青年将校郭清也不知说什么话好了。
“郭将军太客气了,以后代州多靠你和王将军了”唐十一客气道。
“唐防御使放心,我和王兄一定会将代州守得滴水不漏。”郭清保证道。
“好,现在代州有了郭将军的五千精兵,想必应州方面更不敢轻举妄动,等朔州那边稳定下来,咱们再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混在北宋末年】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五十八章 得陇望蜀〗地址https://wap.xbqg9.net/29/2952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