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王牌尽出(3/4)

他是主动先从河东路打起来的。可以赵佶为首的主战派大多主张先从河北路打起。而现在代州和宁武突然联手拿下了朔州,也使这些战略布置面临调整。

和南平方腊一样,这次北伐,童贯同样将宝押在了其最看重的西军身。

这从此次北伐的主将名单可以看出。

在具体的主将人选,主要有三位

一位是西路军的二号人物刘延庆,此人虽是党项族,但久经考验,又是童贯的亲信,用着也放心;

另一名则是“活捉”方腊的辛兴宗;

第三人来头更大,是颇受赵佶欣赏和器重的西路军名将种师道,他是西路军的旗帜性人物。

其他名将还有南讨方腊时的主将王禀,杨惟忠等,西军另一名将种师,对了,此人正是鲁智深的老领导的。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种氏家族,这个家族也是源远流长,名将辈出。

单说北宋一代。

种氏家族在北宋是一赫赫有名的家族,从政治军事成来讲,要远远超过杨家和呼家及折家.

早在宋仁宗时期的宋夏大战,这其间出了两名声威显赫的武将,一位是狄青,另一位是种世衡。狄青行武出身,种世衡则是人出身。

宋神宗时期,种家最出名的是种谔,他首先攻取了绥州,从而拉开与西夏大战的帷幕,其后著名的罗兀、灵武、永乐三大战役都由他参与策动。他的哥哥种古,种珍也在边军为将,当时军称呼三人为“三种”。

宋哲宗时期,青唐联合西夏夹击熙河路,种世衡的小儿子种谊在洮州出兵取得大胜,从而一举扭转整个战局。

而西北名将种师道正是种世衡的孙子,时称“老种”。

这里简单说两句种师道,此人也颇有个性,在任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时,曾因议论抨击役法而得罪了蔡京.而被蔡京的同伙诬告为“诋毁先烈”,将其罢官,这还不算完,然后又踩一脚,将他列入“党籍”。种师道因此被埋没打压了十年后,才以武功大夫等身份知怀德军.

而在童贯进行西征时,当地官武将见到他无不跪倒参拜,只有种师道只是作个长辑而已。

赵佶曾召种师道进京咨询边境事务,种师道答道“先挑起战争不可胜,敌人来侵则针锋相对,妄动生事不是好主意.”

赵佶对种师道的回答极其满意.正好童贯打算迁役内地弓箭手充实到西路边防,却说成是从边疆招募的,赵佶又问此事究竟如何?

种师道直言道“臣恐怕弓箭手还没在边疆立功,内地已经受到了骚扰.”

赵佶又是深以为然,并赐给他袭衣,金带,并任命他为提举秦凤路弓箭手.

种师道得知童贯对自己和大官家的对话极其不满,不敢接受任命.

赵佶说“你怕什么,你是朕亲自提拔的.”不过,赵佶还是改任其为提举崇福宫,后才改任其为西安知州.

此后,种师道以卓越军功不断得到升迁。

他的威名是在七年前,攻取臧底河城而扬名天下的。

臧底河城是西夏人筑在宋朝西北保安军北边的一座坚固堡垒,也是西夏的一座兵城。

当时为拔掉这根钉子,大宋派出两大王牌王厚、刘仲武集结陕西泾原路、麟延路、环庆路、秦凤路四路大军围攻臧底河城。

按说这是西路军能出动的全部王牌了,拿下一个刚刚建起来的小军镇似乎不在话下。可事情进展让大宋下震惊不已。连王厚这样曾横扫吐蕃,攻城无数的猛将,以西军除了熙河军之外的全部主力,居然迟迟打不下一个小小的臧底河城。

臧底河城西夏守军有说三千的,有说六千的。结果西军四路十万精锐,折兵近一半,依然徒叹奈何。

空前的损失,惊动了开封府。

已经付出了太惨重的损失,若是攻不下来的话,也没法给全国人民交待啊。

宋政府马又组织了第二次攻击,这一次由童贯亲自率领,以种师道为主帅,集结十万西军。

这一次,赵佶明确给出十天破城期限。

于是,臧底河城成了一台疯狂运转的绞肉机。

这一战,种师道的强硬凶狠不但西夏人心惊,连宋军自己都胆颤。连续八天不分昼夜的强攻,那是用尸体往城头铺。

第八天,一名将校可能是攻城累坏了,躺在胡床休息了一会儿,碰巧被种师道看到了。于是该将校悲催的给抓了典型,不但被当众斩首,而且尸体也被挂在辕门前示众。

种师道借机号令全军,限时一天,如果还拿不下臧底河城,全军下都象该将校一样处斩。

结果,臧底河城当天即被攻破。也是皇命提前了一天。

一将攻成万骨枯,据称,此战十万大军再次折军过半。而经此一战,种家军的威名达到了顶峰。

如此一来,突然攻取朔州,最终迫使大宋高层决定提前出兵。

宋军突然攻取朔州,不但令宋辽两国深受震动,同样也将金国下给震惊得不轻。不过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混在北宋末年】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五十七章 王牌尽出〗地址https://wap.xbqg9.net/29/2952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