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潜入朔州(2/3)



出了雁门关,往西北不远即进入了辽境,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番盘查。不过这些检查也是象征性的。

唐十一没想到如此顺利,也是刚来第一天辽人来找事,给留下阴影了,其实现在宋辽边境贸易往来是十分密集的。

在双方贸易,大宋输出的货物主要有茶、瓷器、药材、丝绸布帛、书籍等;辽国的则全是农副产品,如羊、马、骆驼、皮毛等。不过,辽政府曾三番五次下令,严禁河朔地区的战马输入南朝。

“重峦迭峭雁门关,霞举云飞千仞山;昔日壮士今何在?黄土一杯化轻烟。”

唐十一等人策马在雁门关外,只见树木成林,芳草萋萋。耳边呼啸的秋风仿佛夹裹着金戈战马的轰鸣声。

经过一天旅行,已近黄昏,唐十一陡然感觉温度降低许多,苍茫边野已隐约可见雄的朔州城。

一阵秋风袭来,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虽然加了衣服,还是感觉这温度下降的厉害。

正如“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形象道出了该地昼夜温差大的厉害。

“丁老板,你老家哪的啊?听说是本地的。”唐十一看走在最前的丁茂穿着一身阔气的绸缎袍子,浑身不自在的样子,没话找话道。

“奥,小的”丁茂恭敬的回答道,又马意识到自己现在身份,改口道“嗯,说起来,这朔州才是小的家乡呢。”

“是吗?”唐十一惊道,难道此人也是投诚过来的?

丁茂点点头,指着前方一条蜿蜒南向的河谷地道“沿着桑乾河谷往南大约三四十里,是陈家谷了,当年,我们是通这条河谷回到了大宋。”

“丁老板,这是啥时候的事了?”唐十一好道。

“说来话长啊,百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是杨无敌杨将军率军护送着万百姓走的此道,结果被辽国大军围追堵截,一路厮杀,直到陈家河谷,唉,杨将军父子和数千将士,全军站死,无一生还,百姓却大多安全的撤回了宋境。”丁茂摇摇头满脸痛惜道。

原来杨业是在阵家河谷被辽人干掉的,离的竟如此之近,望着近在眼前的朔州城,唐十一兴又详细询问了下。

“大宋老打败仗,也跟一群操蛋的监军分不开”唐十一想着那些英勇善战的猛士战死不可惜,可恨的是被自己的人给玩死,不由恨恨道。

“唉,谁说不是呢,当年若不是监军王逼着杨将军从雁门关北大道出兵,如何会遭此惨败。”丁茂叹口气道。

“对了丁老板,这杨将军的后人还有吗?”唐十一不由问道。

“有的,后来,杨将军的后人转战河北,听闻在河北路还有杨家后人在,具体叫什么名字,无从得知了。”丁茂答道。

几人这么有一句没一句的边说边往朔州城门而去。

事实,这杨业并不是潘美直接给搞死的,若说责任,当时逼杨业强自出兵的监军王责任更大,当然,身为主帅的藩美也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杨业被迫兵出雁门大道直接向朔州进军,临走前,他和主帅藩美约定,由潘美和王率领主力部队在陈家谷负责接应,然后共同奔袭朔州。

果然,杨业的数千精兵刚出雁门不久,被优势辽军给盯并死死缠住。善战的杨业军虽然悍不畏死,奈何敌我力量太过悬殊,血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黄昏,最终,杨业仅率百部下冲出了包围圈。

当杨业一行赶到陈家谷口时,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那是本来约定守在此处的伏兵不见了踪影。凶猛追来的辽军趁势将杨业部全歼,并生擒了身受重伤的杨业,悲愤莫名的杨业绝食三天而死。

原来,守在陈家谷口的王等了几个时辰后,一直没有杨业部的消息,也没见杨业将辽军引来。王又派随从到陈家谷最高点托罗台观察,也没见到杨业部的影子。于是,王据此认为杨业一定是打胜了,马想到的是要和杨业争军功,于是不顾埋伏在另一侧的主帅藩美,自作主张,引兵直往朔州而去。

另一侧的藩美得知消息后,急忙派人去追王,让他回来守在约定地点。但争功心切的王不为所动。

如此一来,只有藩美部一支军队守在陈家谷口的一边山,失去了设伏的意义。于是,藩美也带着自己的部队开往了朔州。

不过,当王和藩美兵近朔州时,得知朔州已为辽军所取。

杨业冤死后不久,宋朝廷决定,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节度,并厚恤杨家。而对杨业之死负有主要责任的王则被流放到了金州。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潘美只是被削去了一些虚衔而已。

学作品的力量是巨大的,潘仁美奸恶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不过,历史的藩美并非如此,此人平南汉、收南唐、灭北汉,可谓是所向披靡、功勋卓著。当然,在陈家谷口这一战,是其平生少有的一大污点。身为主帅,不能支持正确意见,放任监军王贸然出击,此其一也。更关键的一点是,违背约定,放弃接应,致使杨业全军覆没。但若说他故意搞死杨业,也有点说不过去。

想起这些令人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混在北宋末年】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三章 潜入朔州〗地址https://wap.xbqg9.net/29/2952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