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第743章 烽火(1/3)
晋阳城,马超坐立不安,他不时踱出府外,眺望远方。:efefd
马休、马铁分驻南北,按理说李贤应该束手无策才对,可是,为什么马超总是有一种乌云压顶的抑郁感这就好像心头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让人喘不过气来。
“咚咚咚”,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一名军卒出现在视野中。
马超皱起眉头,喝斥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将军,雁门急报”
“雁门怎么了”马超再也无法保持镇定的模样,他瞪大了眼睛,表情狰狞。
小校被马超吓了一跳,缓了片刻方才说道:“雁门遍地烽火,据悉,李贤麾下大将张辽张文远伙同氐士、吐谷浑等蛮族尽夺雁门之地”。
“雁门丢了马休呢马休手中的一万大军呢”
“二公子失手被擒,营中大军毫发未损,尽数降了张辽”
马超怒发冲冠,“什么你再说一遍”
“逃卒带来了消息,别部司马白叶骗开了城门,郡城不战而下”
马超怒极反笑,“好,好一个白叶,好一个马休,好一个张辽”。
小校再不敢多言,马超显然怒到了极处,这时候开口,很有可能被他迁怒。
不知过了多久,马超下了决心,他亲点一万大军,踏马北征。
马超的兵马前脚离开晋阳,后一刻,田楷、韩遂便得了消息。
沾县是上党郡最北侧的一座军城,所谓军城就是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城池,面积略大,可以驻扎大量的军士,而军堡,顾名思义,面积较小,驻守的人马也不多。
沾县周长八里,有两千兵马,由一名杨姓牙将统领,这里属于马铁的防区。
城中除了两千名驻军之外,还有五千民户,临济太行山,百姓多以打猎、商贸为生。
沾县建立在太行山道西侧,依山而建,位于山腰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两千名军队驻守在城中往往可以抵挡十倍以上的敌人。
军城除了扼守要冲之外,还有数座烽火台。
一旦有敌军西进,烽火将冲天而起。
这一日,在沾县以东三十里的一条太行山道上,一支五十人的队伍在向导的引领下急速前行。
这支队伍由朱桓统领,是精锐当中的精锐。
自从陈到与朱桓在庐江杀的黄祖屁滚尿流之后,李贤便让朱桓负责遴选精锐一事。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朱桓手中有兵马五百人,他们俱是难得的精锐。
如今,朱桓领下的军令是探查沾县的情报,其中包括拔掉烽火台这项任务。
就在刚才,朱桓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拔掉了两根钉子,接下来他即将面对的是最后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烽火台。
太行山脉在这里凸出一角,远远看去,像极了一根矗立的牛角,因而,本地的居民称此为牛角山。
牛角山上建有一座烽火台,可以监视太行山道的一举一动。
朱桓在向导的引领下翻山越岭,一路疾行。
不知道过了多久,采药为生的向导忽而说道:“到了”。
朱桓立刻做了个隐蔽的手势,军卒们会意,当即藏入灌木丛中。
向导喘了口粗气,嘴里道“将军,你看到那块黑色的岩石了吗烽火台就在上头”。
朱桓微微颌首,道:“去两个人一探虚实”。
“喏”
两名军卒狂奔而去,他们在山道间如履平地,看得向导瞋目结舌。
土生土长的山民也不可能做得比他们更好
不多久,军卒去而复返,“将军,烽火台是原木垒成,里头可以容纳二十人”。
“可有哨探”
“尚未发现,不过,这块岩石滑溜的很,没有外物,难以攀登”
“守军是怎么上去的”
“应该是用绳梯上去的,不过现在绳子被收走了”
向导这时候也出言赞同,道:“不错,有一次我到这里采药,看到他们用绳子入堡,很是麻烦”。
朱桓略一思索,便下令回撤五里。
对于训练有素的精锐来说,攀登山岩不是什么难事,真正困难的却是如何攀登不被发现。
白日间,军卒警觉性比较高,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暴露了目标,可是,到了晚上就不同了,朱桓有八成的把握在晚间突袭成功。
点头回转之后,众人草草吃了口肉食,他们没有生活,就这么相互依偎着,等待天黑。
日落月升,转眼已是子时。
朱桓唤起军卒,往牛角顶而行。
这时,一轮明月高挂在半空,洒下偏偏银光。
牛角顶地势险要,驻守此处,可以看到方远数十里之内的一举一动。
垒在牛角顶上的烽火台像一个鸟巢,完美地与山石契合到了一起。
五十名军士留下了一半,朱桓带着另外一半人马攀岩前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乱臣贼子】最新更新章节〖743.第743章 烽火〗地址https://wap.xbqg9.net/29/2900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