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巡察(2/3)

陈允脸‘色’大变,“公台此言何意?”

“兄长是聪明人,可是,李大将军又岂是傻子?他既然知道你有种种秉‘性’,却依旧让你钦命巡察,你认为是因为什么?”

陈允灵光一闪,“我听说大将军制定灭蝗策的时候,朝中大臣多有阻挠,而且,地方官吏也有人抗旨不遵者,难道,大将军想让我整治他们?”

陈宫微微颌首,“你明白便好,切记,不该贪的千万不要贪,大将军生平最恨之人便是不知进退的蠢货,兄长,你可不要让大将军失望呀”。

陈允‘精’神抖擞,他连连颌首,道:“公台放心便是,我知道怎么做了”。

陈宫再不多言,他执掌暗营,从不敢中饱‘私’囊,这一次,提点陈允也是得到李贤许可的,否则的话,他不会暗示这么多。

有了陈宫的提点,陈允再无疑虑,他收拾妥当,翌日出发。

从下邳到冀州,行程数百里,陈允将临近平原郡的甘陵作为落脚地。

车队向西而行。顺着官道一直走。

没有不开眼的贼寇,甚至连小蟊贼都没有一个。

行了五日,陈允一行终于出现在甘陵城下。

袁绍执掌冀州时,甘陵作为抵挡青州军的前哨,城墙修的很是高大。

李贤与曹‘操’对峙之初,甘陵也发挥过巨大作用。

不过,随着徐州军连战连捷。甘陵已经沦为后方的粮草转运基地。

城中有郡兵五百,负责城防事宜。

当陈允的车马出现在城下的时候。入城的百姓指点纷纷。

若不是畏惧马车两侧的骑士,说不定百姓已经围拢而来。

掀起车窗,陈允发现此地的百姓面‘色’枯黄,衣着破烂,与徐州的富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怎会如此?

大将军轻徭薄赋,从未横征暴敛,兖州百姓不应该如此困苦才对。

陈允心中困‘惑’,脸‘色’却不动声‘色’reads;。

这时候,城‘门’卫已经及时赶来。他们尚未开口,陈允的护卫便表明身份。

验过腰牌、文书之后,郡兵不敢阻拦,他们予以放行的同时,第一时间通知了本地县令。

陈允不再耽搁,他的车队直接到了驿馆休整。

入城之前,没有人注意到。一名骑士翻身下马,‘混’入人群。

须臾,县令到访,陈允拿着官腔糊‘弄’了一番,并未表态。

县令悻悻而归。

陈允知道自己的使命,巡察不法!

甘陵的百姓如此贫苦。县令责无旁贷。

如果陈允拿了县令的好处,与其狼狈为‘奸’,那才是不知死活。

钱财虽好,也得有命来享。

陈允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该做什么。

眼下,甘陵出了问题,他需要查出究竟是谁的责任。

不过。未曾查明真相之前,陈允不想枉做决断。

半个时辰的功夫过去,乔装打扮的‘侍’卫回到了驿馆。

“如何?”

“小人已经打听清楚了,蝗灾确实影响到了甘陵,城外有千亩良田被蝗虫糟蹋一空,乡下百姓存粮无多,只能到城中买粮,可是,粮价却一路飞涨,寻常百姓根本买不起米粟,只能吃树叶充饥,据说,有的地方连树叶都被蝗虫吃光了”

陈允眼皮急跳,他没想到情形竟然恶劣到这种程度,“城中不是有粮仓吗?县令为何不去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临行之前,陈允做足了功课,他知道,甘陵有一座粮仓,常年储备着十万石以上的粮秣。

只要开仓放粮,百姓何必如此煎熬?

谁曾想,‘侍’卫的答案完全出乎陈允意料:小人听说,甘陵县令与斥丘县令不和,甘陵县令担心开仓放粮,会把斥丘的百姓引来reads;。

陈允觉得无比荒谬,“所以甘陵县令宁愿百姓饿死,也不愿放粮赈灾?”

“据说,斥丘县令也曾下令,不准一粒粮秣流向甘陵”

陈允勃然大怒,“该杀,斥丘县令该杀,甘陵县令也该杀,坐拥粮仓,却让百姓吃树皮,这样的县令早该杀干净了”。

“使君息怒,当务之急是搜集罪状,禀明大将军”

陈允表情狰狞,道:“不,来不及了,此地没有飞鸽,无法通讯,只能快马传书,如此一来,起码要耽搁六七日的功夫,不行,百姓耽搁不起”。

“使君意‘欲’何为?”

“开仓放粮”

“可是,没有大将军的命令,贸然开仓,只怕会为宵小所趁呀”

陈允也知道自己太急躁了,他深吁几口气,道:“也罢,是我太过着急了,当务之急是稳住县令,不能打草惊蛇,否则的话,一旦他狗急跳墙,那就没有证据了”。

“使君所言极是”

陈允思虑再三,终于有了决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甘陵也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乱臣贼子】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零九章 巡察〗地址https://wap.xbqg9.net/29/2900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