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开源还是节流(1/4)

c_t;凛冽的西北风呼啸而来,北海国气温每日俱降。,最新章节访问:。

山林中,草木枯黄,鸟兽绝迹;田野间,谷物在瑟瑟发抖,毫无生气;唯有村落、乡堡间腾空而起的炊烟不耐寂寞,在空中翩翩起舞,诉说着难言的愉悦。

冬天,对于劳累了一整年的百姓来说是一个难得休憩的日子reads;。

从青州逃难到北海国的流民们经过大半年的劳作在北海国内安顿了下来,秋天,借着水车的便利,他们获得了一个丰收的季节。

原本从李贤手中借到的粮秣种子,青州百姓都已经偿还完毕。

相对于其他郡县,北海国内税赋极低,这使得百姓缴纳杂税之后完全可以度过一个丰腴年份。

家中有在东莱军中服役的,他们更是收获了惊喜:为了鼓励军心士气,褒奖有功之士,李贤按照军牌等级,依次给军卒发放了过节费,最低级别的木牌,每人两百钱,而最高级别的银牌可以获得两贯钱的赏赐,军牌之间,每两百钱一个档次。

负责后勤事宜的周东昌对此极力反对,因为此举一旦施行,必会形成惯例,每一年,李贤都会为此额外支付四千贯的铜钱。

要知道,李贤麾下的兵丁都是由他自讨腰包支付俸禄的,都昌城的孔融只提供大军日常所用的米粟。

前些时日,李贤刚刚招募了满额的两万兵马。

招募新卒,按照东莱军的惯例是要先行支付一个月俸禄的,满打满算,单是养兵这一项,每月李贤就要付出两千贯的铜钱。

若是算上李贤创立的这劳什子“年终奖”,这一个月就要付出六千贯!

将近年尾,各项开支更是大的惊人,即便李贤有丰厚的家底,长此以往也将消耗一空。

李贤一向只管‘花’钱,从来不管手中有多少钱。

这一日,周东昌特意登‘门’拜访,为的就是入不敷出一事。

甫一进‘门’,来势汹汹的周东昌就没给李贤好脸‘色’,“都尉可知如今府中有多少钱粮?”

李贤茫然不解,“我记得前些日子你给我算过一笔帐,库房银钱尚有几千贯,咱们在糜氏那里还有五千多贯,怎么了,难道钱货不够?”

周东昌深深吁了口气,这才把满腔的愤懑之意压制下去,“都尉,你家大业大,‘花’钱的地方也多,再这样下去的话,库房早晚会挥霍一空的”reads;。

李贤咧嘴笑道:“我知道,掌管库房很是辛苦,偏偏我又是个‘花’钱没谱的主儿,这几年来倒是苦了你了”。

这一番话让周东昌大为触动,顿时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跟着李贤青云直上,周家堡虽然也获得了不少好处,可周东昌确确实实在尽心尽力的帮助李贤。

有的人一句话让人跳,有的人一句话让人笑。

李贤风轻云淡的一句话就让周东昌满腹的怨言不翼而飞,情至深处,他不禁动情地说道:“都尉客气了,如果不是都尉赏识,我只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罢了,况且,周家堡因为我的关系很是得了不少好处,这些恩情,我便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李贤连连摆手,道:“说这些话就生分了,我李贤从来不亏待自家兄弟,你的辛苦我看在眼里”。

“都尉!”周东昌很是感动,不过这时候他还没忘记谦让:“其实元直先生也助我良多”。

“你有你的功劳,元直自有他的功劳,两者不必‘混’为一谈”

周东昌不再坚持,嘴里道:“其实今日之事只怕还要劳烦元直先生”。

“喔?不妨事,我已经把他请来了”

话音未落,徐庶便笑着踱入厅内,“怎么?东昌莫非是来讨债的不成?”

李贤大笑,周东昌颇为尴尬。

徐庶在李贤身边的地位超然,就算是胡庸这等夯货见了他都颇为客气,其余的将领就更不用说了。全集下载75/

文人杀人不用刀,徐庶的能耐大家伙儿都早有耳闻,谁也不想得罪了他。

再者,徐庶为人处事让人无可挑剔,他从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也从不与人为仇,更不会仗势欺人。

在都尉府中,徐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独揽的角‘色’,可他日常生活却过的颇为清廉reads;。

徐庶婉拒了李贤赏赐的豪宅,只在府衙旁边选了个清幽的屋舍。

不大的院落中只有一老一少两名仆人,若不是李贤担心徐庶的安危,为其增派了六名护卫,说不定这院落更是清冷。

此番,进入厅堂之中,徐庶寻了个蒲团坐了下来,嘴里道:“东昌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猜猜看,今日都尉唤我前来,只怕也一定因为钱粮之事”。

李贤笑着颌首,并不多言,周东昌却答道:“先生一语中的,今日我就是为了钱货一事而来。承‘蒙’都尉厚爱,让我掌管库房钱粮,可最近钱货消耗太大,颇有入不敷出之感,我才低学微,实在想不出好法子,又怕辜负了都尉的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乱臣贼子】最新更新章节〖第266章 开源还是节流〗地址https://wap.xbqg9.net/29/2900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