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摸底
“快,清点数量,分别码放!”
“来,兄弟,搭把手!”
“嘿,干什么呢,好好的什么愣,赶紧把羊拉进去去,弄个篱笆圈起来!”
“班长,班长,这是上好的猪肉啊,还是最肥的刀口肉!”
“水果蔬菜打开筐子检查一下,有伤口、破损的挑出来单独放在一边,要尽快吃掉!”
“。。。。。。”
“总算不是太坏!”在闹哄哄的忙着搬运粮食和副食的大兵忙碌的身影背后,隆美尔满意的扬了扬手里的一份刚刚统计出来的清单。
“一百二十吨大米、三千袋面粉、一百只山羊、六百扇猪肉还有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嘿,按照每人每天o.75公斤大米的供给量这些差不多是我们两个月的消耗!”莫德尔接过清单,摸着下巴肌酸道。
“手笔到时不小,看来安国军高层的交涉还是有作用的,我们一个月的粮食消耗也不是个小数字。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账目上的兑换点数又能省下一大笔。”等清单兑换到自己手里,秦漠咂巴着嘴忙不迭的点头。
让吃不饱肚子的士兵去上战场打仗,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残忍的事情了。按照每人每天15oo克两大米、1oo克肉类(通常是猪肉,炒肉丝)、3oo克蔬菜以及5o克食用油和盐的标准供给量,这些送到门上来的粮食和副食品,足够整个独立团两个月的消耗。
一个成年的士兵在作战中每天都要消耗4ooo到7ooo大卡的热量,只要是大脑运转正常的指挥官谁都不会再伙食上试图缩减成本。这会的华夏大地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的终端,按照各路英豪的财力和对手下军队的态度,互相之间的伙食待遇差别很大。
作为土豪存在的奉系安国军无疑是吃的最好的,东北的黑土地从没来就没有吝啬过他的慷慨。其次就是广东的粤军,毕竟是守着港口,地盘有处在南洋海上交通线上,哪怕是见船抽税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平行历史上在抗战全面爆前,这些驻扎广东的粤军在驻扎期间除了能吃到当地特色的粤菜外,每月还有1o元,主啊,请饶恕我,这像极了东线上的德军阵地!”
“哦,当然在阵地设施的修筑上或许比那些德国佬要完备,看到那些数量庞大的水泥了吗?那应该是浇筑机枪火力点用的,伊万诺维奇,我敢肯定这是一个半永备阵地!这支安国军的指挥官是个十足的疯子,他要占据有利的地形把整个镇子都打造成一个阵地!如果再给他足够的建筑物资和技术人员的话,我不怀疑,或许这个镇子上会在不久之后出现一个要塞!”阿廖沙(好烂大街的名字)翻身下马,蒲扇一样的大手癫痫一样的挥舞着试图表达自己的感情。
“是的,是的,老实说自从来到了远东,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疯子!那支安国军的指挥官绝对不可能是本地那些粗糙的初级军校所能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役雇佣人员,那就是从欧洲留学回来的,是个懂行的老手!阿廖沙,你注意到了吗,所有裸露在地表的堑壕阵地也全都加筑了背盖,防止弹片从背后杀伤。”
“按照整个防御阵地的雏形来分析,在主阵地的后方应该会留置有炮兵阵地,建成后这将会是一个完整体系的半永备防御阵地。现场的那些俄式马克沁和德国佬的钢盔,数量非常的庞大,钢盔直接分到每个士兵的手里!刚才他们的军官站出来搬运物资的时候,我大概的计算了,按照他的军衔,一名上尉应该是连长。一个连伯纳格里综述在2oo~3oo之间,装备了大量的德式m-18冲锋枪和可观的马克沁水冷机枪,这是一支编制奇怪,但装备精良的部队!”比起被熟悉的排兵布阵方式勾起了一战东线战场残酷记忆的同伴,把马拉到一边拴在树上,伊万诺维奇蹲在地上比划着说道。
“上帝啊,这是欧洲的军队吗?!”阿廖沙不动声色的嘟囔着,不置可否。
“好吧,抛开这些不谈,回去以后该怎么去和司令交代?如实报告吗?”身旁的伊万诺维奇刮了刮俩上的胡茬,征求意见道。
“为什么不?把这该死的情况全都报上去,剩下的事情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阿廖沙,这是司令官该操心的事情,我们只管如实上报就行了!”身边的好友,神经质的骂咧咧着,比划着说道。
“好吧,好好想一想,回去该怎么报告吧!”两个白鹅军官默契的对望了一眼,各自平复了一下心情和思绪,琢磨着点点头。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正吧摊派下来的人物完成就好了,至于最后的决定又不需要他们这些“入籍军”来拿主意。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新奉系】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章 摸底〗地址https://wap.xbqg9.net/27/279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