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5 打探(1/2)
郦家母女死里逃生,全都惊魂未定,尤其是看到那一地尸体,郦娘子,三娘康宁,四娘好德脸色煞白。>
反倒是大娘寿华和五娘乐善反应正常些。>
郦家人对救命恩人王刚自然感恩戴德,要不是知道对方是当官的,郦娘子恨不得把女儿嫁给他。>
王刚救下人后,并未闲着,毕竟是十几条人命,他杀虽然杀了,但也需要向官府报备。>
郦娘子让仆人将兵器收集起来,但下人们多是女眷,哪看过这种场面,根本不敢动手。>
王刚就自己将兵器收拢一处,让郦娘子收藏好,他再将尸体归拢起来,防止吓到人。>
马车里,三娘康宁挑起车帘往外看去,一直默默观察着王刚。>
“康宁,你在看什么?”大娘寿华放下车帘,问道。>
“那个王大人好像不是普通人。”三娘康宁小心的说道。>
“他当然不普通,你看他刚刚射箭,箭无虚发,没一箭落空,这弓马射艺,天下少有。”五娘乐善兴奋道。>
三娘康宁低声道:“王大人杀人如割草,面对十几个贼人还能全而歼之,这等本事,与古之大将相比也不逞多让。”>
大娘寿华赞同道:“王大人必然是上过战场的!”>
三娘康宁思考道:“刚才王大人说他本是溯州县尉,我记得溯州与西夏接壤,那里好像战事刚平息吧?”>
大娘点头道:“不错,我大宋这些年虽与西夏无大战,但溯州那边还是不太平,王大人能在那当县尉,定是有大本事的人。”>
四娘好德好奇道:“我瞧那王大人年纪不大,最多二十出头,不知有没有婚娶?”>
五娘乐善笑话道:“四姐这是思春了。”>
四娘好德大羞,笑骂道:“我看你才思春,之前你看王大人的眼神,大家可都是看见的。”>
四个亲姐妹之间聊天没有顾忌,加上她们又在马车里,不担心被旁人听去。>
“王大人是汴京人士,又是县尉,以他的年纪,应该早已婚配了吧!”大娘寿华猜测道。>
“以王大人年纪和地位,就算没婚配,也不是我们商贾之家能匹配的。”三娘康宁提醒妹妹们道:“你们就别胡思乱想了。”>
四娘好德和五娘乐善偷偷打开车帘,又看了王刚一眼,不过很快收回目光,不再动妄念。>
只是她们消停了,但她们的娘没消停。>
郦娘子一直在指挥下人,帮王刚把尸体收敛到一处,然后派人骑马去官道上找人,通知官府。>
忙活了半天,天已经微黑,郦娘子看一时半会走不了,只能让人在附近安顿,晚上恐怕要睡在马车里。>
“琼奴,你去生个火,晚上我们烤饼吃。”郦娘子安顿好女儿,就开始让童养媳琼奴准备晚饭,她自己亲自去请王刚吃饭。>
“王大人,我让人准备了一些食物,晚上您和我们一起吃点?”>
郦娘子对王刚十分客气,不仅因为他是救命恩人,更因为对方是当官的。>
“我就不过去了,你们那边全是女眷,我过去不方便。”>
王刚故意找距离郦家人比较远的地方生火安睡,就是为了避免瓜田李下,坏了人家女眷声誉名节。>
“那我待会让人把食物拿过来。”郦娘子自然不会勉强,她也看出王刚是个正人君子。>
“劳烦了。”王刚笑道。>
郦娘子越看王刚越喜欢,不由开口问道:“我刚听王大人说,您是汴京人士,这是回家探亲吗?”>
王刚解释道:“我是汴京人,三年前中进士,被外派到溯州为官,今被调回京城,说来我们也算同路。”>
郦娘子高兴道:“原来王大人是高升回京,恭喜恭喜!”>
王刚谦虚道:“算不得高升,只是平调。”>
郦娘子笑呵呵道:“王大人孤身一人,没带家眷?”>
王刚说道:“家中长辈留在汴京,我当初是一人独自上任,如今调回京,也能一家团圆。”>
郦娘子试探道:“瞧王大人年纪,应该是成过婚的,夫妻分居两地,委实辛苦,对感情也不好。”>
王刚摇头道:“倒是还未曾成亲。”>
“啊!还没成亲!”郦娘子兴奋起来,接着套王刚的话。>
王刚也瞧出郦娘子心思,不由哭笑不得,不过并未生气。>
郦娘子拉着王刚唠嗑,很快返回马车里,高高兴兴对四个女儿说道:>
“我打听过了,那个王大人是上届的进士,家里三代为官,父亲更是扬州知州大人,祖父好像坐到四品官!”>
大娘寿华闻言提醒道:“娘,你怎么跟王大人打听那些,小心惹恼了人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诸天从四合院启航】最新更新章节〖1775 打探〗地址https://wap.xbqg9.net/26/26021/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