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定(2/4)
杨瓒,见过指挥使。”
“不必。”
靠在榻边,才指挥使颤抖着手指,探往枕下。
“取……取出……”
才德领会,弯腰自枕下取出一封官文,竟是盖好官印的调兵文书。
“营州左屯卫,将兵三千六百一十八人。”
咳嗽几声,饮下半盏温水,才指挥使看向杨瓒,说话终于顺畅了些。
“可战者,一千零九人。”
接过文书,杨瓒一目十行,发现纸页边缘已有破损,显然不是近期书就。
“边镇告急,兵报送达,文书便写好。奈何孙连狭隘,以私怨误国,架空于我,坐视边镇危急。”
勉强说到这里,才指挥使又开始咳嗽,话开始断断续续。
“天子圣明……调兵之数,监军可自注。印信已盖,孙连如要阻拦……”
“指挥使放心。”收好文书,杨瓒走近床榻,压低声音,道,“自今之后,营州左屯卫,不会再有孙同知。”
此言既出,室内骤然一静。
才德嘴唇哆嗦,眼圈泛红。
才指挥使瞳孔紧缩,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扣住杨瓒手腕,道:“我有三子,均在卫中。请监军点其北上。”
“指挥使,这……”
“鞑靼叩边,涂炭边民,我父子食朝廷俸禄,岂能坐视!”
才指挥使目光灼灼,脸颊涌起血色。
“我已老迈,时日无多,不得躬擐甲胄。我儿正值壮年,自当上阵杀敌,北逐贼寇!不敢言建功,只求多杀两个鞑子,多救几个百姓!”
“请监军成全!”
杨瓒抿紧嘴唇,酸楚豪情一并涌上心头。
掌心覆上苍老手背,咬住腮帮,用力点头。
“指挥使,下官应下。”
“好、好……”
心愿了结,才指挥使倒回榻上,合上双眼。
气息渐弱,脸上笑容却久久不散。
“老爷!”
才德颤抖着手,探过鼻息,终没能忍住,伏在榻边痛哭失声。
杨瓒退后两步,双手交叠,擎在额前,深深揖礼。
门外,赵榆停住脚步,听到室内哭声,单手握紧长刀。
半晌,杨瓒手持文书,从室内走出,哑声道:“才指挥使临终遗言,三子随军北上。”
赵榆点了点头。
回头望一眼内室,光线昏暗,杨瓒喉咙似被堵住。
杨土,弘治帝,才指挥。
穿越以来,见多生死,仍痛楚难捱。
“孙连……”
“佥宪写一道手书,即可押其入京。”赵榆道,“交北镇抚司提审,取得口供,今生今世休想翻身。”
“本官这就去写。”
当日,才指挥使的死讯传遍卫中,孙同知的恶行,亦被锦衣卫张贴内外。
军汉都有血性,常年戍卫营州,虽不比蓟州等地,一样和鞑靼拼过刀子,玩过命。
闻才指挥死讯,得知孙连所为,无不咬牙切齿,恨不能啖其血肉。
才方三子腰束麻带,主动请命,欲北上御敌。
“堂上尝言,为国杀敌,护百姓安乐,乃官军本分。今鞑靼叩边,我兄弟请缨,愿随监军北上,浴血搏命!”
三人为首,卫中三千余人,凡能举刀者,竞相请命,皆愿往北。
杨瓒同赵榆商量,以才指挥使留下的文书为凭,选出能战者八百,马夫厨夫等三百,即日往北。
“本官已上疏朝廷,言明卫中诸事。”
才指挥身死,孙同知押往京城,营州左屯卫现由两名佥事掌管。先时依附孙连之人,现多心惊肉跳,不敢随意露面。
军情紧迫,杨瓒没有时间一一追究,只令番子下去传话:“凡与谋者,本应问罪。然逢需人之时,如主动请缨北上,或可功过相抵,求得网开一面。”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
哪怕枣核太大,硬得崩牙,为求生路,也要硬着头皮吞下去。
才指挥使不死,事情还有转圜余地。偏人死了,更有临终遗言,送三子北上。
两相对照,孙同知直接被比成尘埃。
押解入京,下锦衣狱,必死无疑。
先时依附于他,架空才指挥,如今事发,朝廷追究,肯定不会有好下场。杨监军给出另一条路,哪怕是九死一生,也要搏上一搏。
活下来,依旧官途有望。
死了,念在拼死杀敌,应会免去前罪,不至累及家人。
想得透彻,便存赴死之心。
这些曾贪慕权势、排挤同僚的将官,心念一转,再无惧生死。更将拿起刀剑,成为军中先锋,当先同鞑子拼命。
正德元年,十二月丁未,杨瓒率一千八百人,自营州左屯卫出发,直奔镇虏营。
过牛栏山时,遇大雪封路。
伯府护卫做回老本行,两人一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帝师】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定〗地址https://wap.xbqg9.net/24/2483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