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喜获丰收(1/2)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今天中秋假,祝大家中秋快来,阖家幸福!︿( ̄︶ ̄)︿
------题外话------
最后还是在李忠的分析下,确定用莫颜的方式来卖,也就是在菜市街上摆摊卖,先把莫家“大棚蔬菜”的名头打出去……
可见即使有灵泉水这个“作弊器”,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才能保证蔬菜长得又快又好。[&][].[].[]现在第一批蔬菜已经能卖了,只是要怎么卖,莫颜莫清泽这对父女又有了分歧。
莫颜特意去柳杨村看了一遍,发现大棚里这些蔬菜的品相比院子里那一块菜地要好的多,菜地里每棵蔬菜上还有两三片黄叶,大棚里的却是一丝都没有,绿油油的,像是娇嫩欲滴的翡翠。
事实证明她选的人的确很不错,这些人都很负责,将地里的蔬菜照顾的很好,才半个月的工夫,青菜、菠菜、生菜等叶子菜就相继长大,这么快的速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些老农直柳杨村的风水好,不然这菜咋能长的这般快,听得莫颜暗自偷笑。
这十二个人都是家里人口多,吃的粮食也紧张,莫颜有心帮衬他们,再加上这些人先前干活儿都很卖力,还提了不少意见,她对他们印象很不错,就雇佣了他们。
至于照料大棚的十个老农,有林氏一族的,也有其他姓氏的,都是种田种菜的老把式,他们需要天天守在地里,连晚上也不能含糊,这样也很熬人,所以也是按月算工钱,一个月八百。
当时请人时,一听工钱这么丰厚,好多人抢着要接这份活儿,莫颜在征询莫清泽的意见后,选择了做事十分卖力的张二牛和张大有。
实际上车水是个累人的活计,因此莫颜请两个人车水并不是按天来算,而是按月算,一人一个月五百钱,每个月大概有十五到二十天需要车水,算起来比一天二十工钱要高一些。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手动式水车,一般由两个人来操作,要灌满二十亩地的水渠,需要整整车两天。
虽然交代的很清楚,但是莫颜每隔两天就会去柳杨村看看,主要是给水渠注入灵泉水。这些地比河岸高一些,要把河水引入水渠,就需要用水车将水抽上来。
如果遇到霜降天气,夜间气温太低,就要烧壁炉,给大棚升温;有些菜需要充足的水分,隔两天就适当的浇一些,有些则需要干一些,五六天浇一次等等。
在下种之时,莫颜就罗列了一系列注意事项,每一项都仔细讲给几个负责种菜的老农听,比如有太阳时,临近中午就把油布掀起来,多照照阳光,温度下降时,再放下来。
菜种既然出了苗,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保温和保湿。
见父亲和李爷爷脸色不太好,想到这些天李爷爷每天早出晚归的找女儿,莫颜不禁猜测是不是有了消息,而且消息可能不太好,只是两人看起来都不会的样子,她也不会没眼色跑去问。
这时,堂屋里传来莫颜叫吃饭的声音,两人就没再继续,一起去堂屋吃饭。
李忠感激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无数次庆幸自己爷孙俩遇到了莫家人。
想到这里,莫清泽安慰道:“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只要秀儿妹子还在京城,我们迟早能找到,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忠叔你就直。”
如果忠叔的女儿真出现在那里,那就只能明她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也难怪他忧心忡忡的。
就像东市,集中了整个大楚近半的世家权贵,南市则是富豪巨商的地盘,他们所在的西市就是住着普通的老百姓,而北市面积最,被称为“富贵乡里的乞丐窝”,因为那里住着的不是贫民就是乞丐,多藏偷鸡摸狗之辈,秩序十分混乱。
莫清泽蹙着眉心,来到京城这么久,他对京城的布局也有所了解。
北市?
李忠脸上也没了笑意,最终长叹一声:“一个老友帮我查到了一点消息,是有人在北市见过一个跟秀儿很相似的女子,只是到底不能确认,我打算再去北市找找。”
莫清泽闻言,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消失,沉默了半晌才犹豫道:“忠叔,还没有秀儿妹子的消息?”
“只要出苗,这些蔬菜迟早能长起来,”李忠放下心事,开玩笑道:“要不是有事耽搁,我就该把我那十亩荒地拾掇出来,跟你们一起种菜。”
傍晚,莫清泽回来,一扫先前的忧郁,十分高兴地跟刚回来的李忠分享这个好消息。
“哈哈,忠叔,你是不知道这些天我心急啊,现在好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接下来的日子,莫清泽依旧每日去柳杨村,好在没过两天,所有的种子都出苗了,而且出苗十分均匀,种子几乎没有折损,这令几个负责照顾大棚的老农大为惊奇。
……
姐弟俩听姐姐这么,又变得高兴起来,开始期待搬去杨柳村的日子。
莫颜听完柔声安慰着,这俩家伙俨然忘了以前同样吃不饱穿不暖,也没糖葫芦吃的日子,不过心存善意总是好事不是?
“没关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九章 喜获丰收〗地址https://wap.xbqg9.net/24/247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