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节 道教天柱山(2/3)
官来迎子。……霍山南岳储君,黄帝所命,衡岳之副主也,领灵官三万人。上调和气,下拯黎民,阅校众仙,制命水神,是峻险之府,而诸灵之所顺也。道士入其境,储君服青锦之袍,戴启明之冠,佩道君之玉策而来迎子,或乘科车,或驾龙虎。……潜山储君,黄帝所命,为衡岳储贰,时参政事,今职似辅佐者也。道士入其山者,潜山君服紫光绣衣,戴参灵之冠,佩朱宫之印,乘赤龙之车而来迎子。
东方朔笔下的“南岳衡山”,即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而其所说的南岳的“储君”、“副岳”,即霍山、潜山。其中,天柱山为后来道教徒所说的第十四洞天。
《宋书》上有记载:贼臣桓玄,怙宠肆逆,乃摧倾华霍,倒拔嵩岱,五岳既夷,六地易所。
这里提到的“华”、“霍”,指的是西岳华山、南岳天柱山可见,宋朝的时候,天柱山仍然还是五岳中的“南岳”。
据《潜山县志》(民国版)记载:(天柱山)五岳祠,在真源宫左,汉武帝建,祀泰、嵩、恒、华及潜。
至明时寮亭犹存,明末寇焚。
中国名山,凡是宋代以前建有“五岳祠”的,均位忝“五岳”,这早已成为一种常识。因此,《潜山县志》的记述,是有它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志书的记载应是真实可信的。
俗话说:“南岳如飞”,指潜山、天柱山、霍山三座山像一只完整的大鸟,天柱山、霍山如同潜山的一双翅膀。
古人以天柱山、霍山为南岳潜山之副岳,并将它们意会成了潜山的翅膀这才是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南岳如飞”。如果以天柱峰(即潜山)为鸟喙,以霍山、天柱山为鸟之左、右翼,的确可以画出一只“鸟儿”。
那么,天柱山供奉的是道教里的哪位神仙呢?
据《宋史》记载:(宋真宗五年)冬十月戊午,延恩殿道场,帝瞻九天司命天尊降。己未,大赦天下,赐致仕官全奉。辛酉,作《崇儒术论》,刻石国学。闰月己巳,上圣祖尊号。辛未,谢太庙。壬申,立先天、降圣节,五日休沐、辍刑。乙亥,诏上圣祖母懿号,加太庙六室尊谥。丙子,群臣上尊号日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佑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丁丑,出舒州所获瑞石,文日“志公记”。戊寅,建景灵宫太极观于寿丘。辛巳,建安军铸圣像。龙见云中。戊子,御制配享乐章并二舞名,文曰《发祥流庆》,武日《降真观德》。
即是说:宋真宗在延恩殿道场看到“九天司命天尊”降临人间,为此,宋真宗大赦天下。
《天柱山志》说到:九天司命真君,简称“司命”:
“盖司命之神为列星,下临洞府,以佐天宰制群物,总领真司……”
而宋朝徐闳中的《重建真源万寿宫记》里,有这样一段颂词:天地奠位,品物流形。融结山河,岳为之尊。
惟兹五岳,作镇中土。潜居其南,为岳之附。
势陵穷雯,根绝绅维。爰开洞府,有神居之。
日神维何,玉清分职。实为我皇,祖绪所出……
亿兆归仁,方隅大定……龙驾帝服,来临法官……
这段颂词明确指出:宋朝的潜山(即天柱山),是南岳的“附岳”。而天柱山的主神“九天司命真君”“实为我皇,祖绪所出”。所以,宋朝的天柱山,供奉的是赵姓皇帝的祖先。而且,这位赵家的先祖,还“龙驾帝服,来临法宫”,成为天柱山“真源万寿宫”的尊神。
而这位赵姓先祖、人间天上的“司命之神”,究竟是谁呢?
徐闳中的《重建真源万寿宫记》里,有“熙宁八年,赐司命冕服”的记录,并这样描写穿上冕服后的“司命真君”形象:衮衣绣裳,素单龙辑,彩绶玉环,大带革带,青抹绛帛,瑶佩宝剑,朱袜赤届者,身之章也。
“熙宁八年”为公元1076年,当时在位的是宋神宗皇帝。也就是说,“赐司命冕服”的是宋神宗皇帝。
《潜山县志》记载: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以真源万寿名宫,御书殿额日庆基之殿,外建纯嘏殿一所,加赐司命真君冕服,合新旧屋三千六百余间。
即宋朝历史上,至少有两位皇帝分别赐予“司命之神”冕服。
也就是说:这位神秘的、受宋朝皇帝景仰的“司命之神”,这位“龙驾帝服”降临天柱山“真源万寿宫”的赵姓先祖,只能是北宋年间的某位皇帝。
北宋王朝共有9位皇帝,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960---968年);宋太宗(赵匡义或称赵光义,976--995年);宋真宗(赵恒,998--1022年);宋仁宗(赵祯,1023--1056年);宋英宗(1056--1064年);宋神宗(赵琐,1068--1078年);宋哲宗(1086--1098年);宋徽宗(赵佶,11011119年);宋钦宗(11191126年)。
这位被宋神宗、宋徽宗赐予“冕服”的“司命之神”,究竟是指宋朝的哪位皇帝呢?计算机以排除法很快可以算出:
首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节 道教天柱山〗地址https://wap.xbqg9.net/24/2421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