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己研究的武功(1/2)
这让陆羽很是后怕,幸亏这七天入阵的都是些温良的野兽,否则小命难保。从那时至今,陆羽没敢再运集内力打出一招。无论是沙袋,还是野兽,一律不敢打,更别说打人了。
可是陆羽终究不肯就此服输,不能运集内力打,他就练挨打,他在困阵之中加了一个阵中之阵,这个阵与捕兽无关,只有陆羽自己能够进入,用作习武。
其实他就是给自己建了一个练武场。四根粗些的圆木埋在四角,顶部四边用四根较细的竹片连接,竹片之间,对角或对边用细竹竿对接,竹竿上面悬挂球般大小的沙袋,最初是4只小沙袋,先将它们向任意方向悠荡起来,然后身体进入沙袋的包围之中,用最小最细微的动作躲避沙袋的撞击。起初的时候陆羽很是狼狈,躲了这个躲不了那个,总是会被沙袋打中身体。但一个月之后,陆羽已经能够在沙袋翻飞中进退自如,再也不会被沙袋碰到。
这时陆羽去铁匠铺定制了一把地球上那样的军刺,也就是三棱刺刀,开始练习用刺刀尖等待沙袋来撞,逐渐的,陆羽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沙袋刺穿,当然,刺穿沙袋的力量来自于沙袋本身。
陆羽经过8年苦练,已经可以在64只高低不同形态不一的沙袋中闲庭信步了,不过这时出入沙袋阵,只靠躲避是无法幸免被打中的,还要靠三棱刺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的轻拨、微挑、卸力等手段来协助完成。陆羽的训练方法,有些类似于独孤九剑加沾衣十八跌的理念,或者说陆羽的灵感根本就是来自于地球上查先生的著作。
当初在地球上陆羽就曾经这样练习过,此时在坤武大陆,经过那颗珠子的滋润和洗涤,陆羽更是身轻体健,16岁这年,自觉技击之术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家族演武场上那些吼吼哈嘿已经难入陆羽的法眼,那些死练招式套路,单纯追求内力的功法,在陆羽眼里破绽百出。
所谓天地玄黄四阶功法,天阶和地阶的陆羽没有看见过,因为家族藏书阁没有。不过却有两本玄阶的功法和十几本黄阶的功法,当初陆羽一岁时偷练父母的玄阶功法就是其中之一。陆羽过目不忘,仔细分析对比,发觉这些玄黄功法的主要区别是调集内力能力的大小不同,比如说某人丹田蓄有100单位的内力,用黄阶功法来调集,每次调集5单位进行全力一击,那么这样20次调集之后,内力枯竭。若是用玄阶功法来调集,则每次调集10单位内力,10次之后内力枯竭。陆羽以此类推,认为地阶功法和天阶功法只是在攻击之时,可以调集比玄阶黄阶更多的内力罢了。
坤武世人对高阶功法的追求可谓狂热,一部玄阶功法已经是有价无市,没有背景的人或者一些小势力,即使得到玄阶功法也守不住,会被人偷抢了去。却从没有人像陆羽这样考虑过,如果内力用光了,还没有打到对手应该怎么办,难道说只需向对方拱拱手:“今日比试就到这里,我们下次重新比过。”?
须知低阶功法虽然输出不够凶猛,可胜在输出次数较多,而高阶功法固然刚劲雄浑,可越刚劲的功法输出次数就越少。可见高阶功法比较低阶功法,也不是处处皆优。好比金庸先生著作里面的萧峰以一套太zu长拳战遍天下英雄,也说明了普通武功并非不能用于高手对阵。
另外陆羽认为一个人终其一生,所学到的各种功法、招式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应用场合下,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灵活取用,如此才是正确的学习和使用办法。却不是到后来功力深厚了再获得一个奇遇学到一部绝顶秘籍,就可以把前面的玉米棒子就都丢了。
“好了,不就是围棋么,玩玩罢了,不去又能怎样,更何况,我这不是都认输了吗?别再纠结这事了,再纠结,这盘棋你输都不知道怎么输的。”
今夜陆羽到家,王浩已在院里。
两人说着话,交替落子,陆羽第128手落子,王浩棋筋被吃,黑棋全盘皆无可战之力,于是推枰认输。
所以陆羽愿意了解这些功法,也愿意揣摩这些武技的原创者的想法和意图,汲取其中的闪光处,为自己的武技训练提供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陆羽的学习观。
“羽哥,今晚下两盘?”
两人嘴里说这话,手上都没闲着,棋盘上已经落了三黑三白六个棋子。坤武大陆的围棋与地球上一般,纵横十九路,而且没有古华夏的座子设定,也没有“还棋头”的胜负规则。计算胜负的规定是,猜先(互先)局黑先贴3子,正好贴出子数为和。
王浩身材不高,但天生神力,而且领悟能力极强,机缘巧合之下,被国师祁顺发现收作弟子,同门师兄弟几人,基本都是被师父选来的,主动拜祁顺为师,在仙遗国基本是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至高侠铭】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章 自己研究的武功〗地址https://wap.xbqg9.net/24/24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