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清水纸贵(1/2)

第二十六章 清水纸贵

另一边,阿福则对笔架上悬挂的大大的毛笔起了兴致,也拉着邱晨的手,连连道:“笔,字!”

阿满话还不利索,平时还能两个字三个字地,一着急了,就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这句话是,‘好多笔可以写字’。两个孩子对纸笔书籍如此喜欢,邱晨自然也高兴,笑呵呵地摸摸阿福,亲亲阿满,笑道:“今儿,咱们给叔买书。阿福和阿满就用叔原来的书识字,好不好?”两个孩子都拍着手嚷嚷好。

邱晨又笑道:“当然了,这一回,娘会多买纸和笔,福儿和满儿谁识字又快又多,娘就给谁发笔发纸,教他写字!”

“好的,娘!”阿福自然没有二话。

阿满也急得直跺脚:“满好,快!”

这一番母子们的对话,那伙计自然听在耳朵里,一听这妇人不但给叔买纸笔书籍,两个豆丁居然也已经开蒙识字,心中惊讶之下,不由就生出一股看重尊敬之意来,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加诚挚热情了。

邱晨先去书籍那边选了一套四书,一本《柳公权神策军碑帖》,然后又要了三十张生宣,五十张练字用的毛边纸,还有几支毛笔几块香墨……都归拢在一起算账。

“这位大嫂,您选了《四书》……,共计十一两两钱银……”别看集斋生意一般,伙计却趁着闲散功夫练了一手好算盘,噼里啪啦一阵响后,就报出一串数字来。

“多少?”邱晨大吃一惊,据她这些日子的了解,这个世界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三百块钱,十两银子可就相当于三千块。搁在现代,三千块钱买书和具,不车载马拉,至少超市的推车推不了吧?而她眼前却只有五本大众读物和寥寥几样具!

向邱晨这样眼高手低的人伙计见得多了,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银钱不足,却也没有看不起,还细心解释:“这位大嫂,您选的几本,都是刚到的新书。你看这纸这墨,是前朝宋版新刻刊印,字迹清晰优美,校验精准,虽是坊版,句实在的,比那些应付了事的官刻丝毫不差,但价格却比官刻便宜得多,真是难得的好东西,遇上了您尽管买,保准您只赚便宜不吃亏……笔墨纸张也都是上好的,价格自然就高了些!”

这不是高了些,这简直是高的离谱了好吧!

今天一早,让林旭拿了一两银去交束脩,家里就仅剩三两四钱银了。十一两……她的钱连一半都不够!

邱晨很想大吼一声,可面对着人家伙计一脸的笑,她也真是不好意思怎样。顿了顿,她很无奈地检出《论语》和《大学》两本书,又让伙计将那上好的生宣换成了普通的,香墨也换成了无香的,再算起来,货款共计三两另二十。伙计还做主给她抹了二十的零头。

邱晨肉疼地掏银子付账,目光在那挤挤挨挨的书架上扫过,心中一动,道:“哥儿,你们店里可有旧书、旧字帖之类的售卖?”书和其他的商品不同,只要没有破损,旧书同样也能读看,而且,有时因为时间长留存版本少,旧书反而比新书多出些收藏的价值来。更主要的是,旧书便宜!邱晨上大学的时候可没少去旧书摊上淘书,那些摊主按废纸收购回来的旧书籍,再次出售的价格一般只有原价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甚至一些生僻学科用书,原价上百的书籍几块钱就能买下来!

伙计听了邱晨的话微微有些意外,挠挠头想了一下,很细心的道:“大嫂,旧书也有,只是这几日没有,那个要碰运气的。”

“哦,那若是近几日再有人来出售旧书,哥儿能不能替我留一下,过几日我就来买!”着,邱晨笑眯眯地拿了越有三四十钱递到伙计手里。

邱晨为了省钱不得不换了次等的笔墨,伙计实在没想到还能得到赏钱,而且还不少,心下高兴,将旧书留几天也实在不算什么大事,自然连声应承下来。

今日邱晨来镇上的主要任务就算完成,心中放松,接了伙计用毛边纸打包封装好的书纸笔墨,仔细地放进背篓中,交待坐在筐里的阿满守护着,然后辞过伙计,拉着阿福走出了集斋。

纸笔书籍都买了,邱晨准备配药的药材却没买,还有蔬菜,还打算给林旭屋里添置的水壶,邱晨还打算买口锅用来炒菜,不然一口大锅炒菜做饭蒸馒头,实在是不够用……钱,钱,钱,这些计划都要钱来实现,可口袋里却仅剩下四百个大钱,只怕连最简单的烫伤药方都配不齐!

邱晨拉着阿福,背着阿满站在集斋门口,抬头看到街对面的回春堂,默默地站了片刻,抬脚走了过去。希望,她背筐里带的那点儿东西能有用。

因为是集日,回春堂里比平日更忙碌几分,等待看病的,看完病等待抓药的,病人、家属二十人,生生将回春堂本豁亮宽敞的大堂站的满满的。赵先生在槅扇后边诊病看不到,陈掌柜和两名伙计也各自低着头忙碌着,都没有看到领着两个孩子走进来的邱晨。

看了看这种情况,邱晨知道自己暂时不上话,也就安了神,将身后的背筐放下来,带着两个孩子往门里一侧站了站,静静等待。

不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夫死新欢寡妇妃:儿女成双福满堂】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清水纸贵〗地址https://wap.xbqg9.net/24/240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