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敏锐眼光(1/2)
葛云状得知阮玉的案子有了进展,召来董一鸣商议,却又得知周国富的助理严克在看守所自杀身亡,二人立刻一同前往都江面见迟向荣,一是汇报毒品案调查受阻,二是要求与三江警方合作调查阮玉死亡一案。章,并告诉他,高层领导相当重视,在视察国土部的时候谈到了这个问题,希望引起国土部高度重视。
刘战在电话中鼓励孟谨行,希望他在长丰的桑榆旅游示范区树立起合理开利用土地的标杆,他说,“……你要是把这个工作做好了,不仅我要来调研取经,全国各地的同志都要来向你学习,你有没有信心?”
刘战的鼓励让孟谨行很是激动,但他并没有被这种激动冲昏头脑。
高层的重视虽然是他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但具体实施过程却不是仅有高层重视就可以所向无敌,他认为土地财政有问题,别人同样认为他的土地民生是乌托邦。
否则,刘战也不会说要在他干成后来取经!
“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我就有信心去实践,至于做不做得成,我不敢夸海口,只能说一定尽我一切力量去做、去实现。”
刘战对他这种有所保留的态度,表示了上位者对基层干部工作困难的充分理解,“……新的土地法真在酝酿的过程中,新法的制定就是要把我们基层具体工作实行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可依的事情放到法律的框架内去施行。保护、开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都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展的基石!我希望,你能积极担当起先行军的角色,为更多的地方政府提供可行的范本……”
刘战的这番话,终于让孟谨行体会到了中央的决心,对自己搞土地民生的想法有了更大的信心。
紧接着,在刘战的建议下,燕大社会系教授和平到长丰调研,转道都江找到孟谨行,提出与他合作研究“区域人地系统调控与可持续展”的课题。
能与母校的教授合作搞这项课题研究,使孟谨行大为激动,也大为惶恐。
他知道,和教授是国内知名社会问题专家,她所研究的许多课题均被国研室采用,作为国策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与和平合作研究该项课题,是一件具有政策意义的大事,很可能会影响到高层的一些决策动向,容不得出现一丁点的错误。
为此,他将此事向党校作了汇报,请求给予一个月的假期,让他陪同和教授深入基层收集第一手资料。
党校立刻将他的请示向省委作了汇报,罗民表示了充分支持。
整个炎热的七月,孟谨行陪着和平穿行在西南各地,并于章在当月的燕京大学学报上一经表,就引起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讨论,获得许多有识之士和高层的一致认同,罗民更是亲自打电话给孟谨行对他进行鼓励。
但是,孟谨行在申城官场却被广泛诟病,连他的岳父葛云状看到文章后也是大为恼火,直斥孟谨行好高骛远,脱离地方经济展的现实。
孟谨行的党校学习生活则于他与和平的文章表时结束,由于当时在申城一片骂声,有关他复职一事便被挂了起来。
虽然被挂起来,但他没闲着。
充分利用在党校学习期间认识的都江各机关的同学,以及赵晓波等人的关系,不仅把财政厅的教育补助项目争取到手,还为示范区从水利厅争取到一个35千伏水电农网改造项目。
地方上对孟谨行的各种批评,直到扫地喽!”陈运来轻描淡写地说。
众人都大跌眼镜,徐旸道:“幸亏我们不是你对头,否则日子难过哈!”
包天龙摇摇头说:“以他这种行事作风,我就不信他的举报信会少!能够安安稳稳地干到现在,也不是你随随便便设个局就能告倒他的。”
陈运来冷笑道:“我不随便,但随便起来绝对不是人!放心,他这回肯定倒血霉!”
“得,我们拭目以待。”李红星说,“我其他不管,你别再整出事来,不是每次都躲得过的!而且,你要真犯什么事,我们谁都保不了你。”
陈运来呵呵笑道:“这个你放心,我给谁惹事也不会给谨行惹事!再说了,过去不是生意小,又没门路,才挖空心思,想钻空子多赚几个钱。现在我有各种政策扶持,融资渠道也通畅,再做这种小儿科的事情,也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是吧?”
众人一顿善意暴笑,蔡匡正道:“也是,咱们陈老板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
曹萍没多少心思听他们说这些,冲着孟谨行道:“头儿,正源改制的事,你到底准备让谁去弄?我可把话搁这儿,这事儿谁爱弄谁去,别找我!”
新的《土地管理法》一出台,国土部就在西南搞试点,推动国有矿产公司改革,允许民营资本入股参与矿产开,想以此扼制滥采滥挖现象。
正源是示范区内的一家国有矿产开公司,也是申城第一批列入试点改制的国有矿采企业。
改制消息尚未正式公布前,詹福生就成了大小老板的追逐对象,试图探听示范区对正源改制的设想,看自己有没有机会参与其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宦谋】最新更新章节〖第267章 敏锐眼光〗地址https://wap.xbqg9.net/24/2401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