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章 走杜邦的路(2/3)

主办(前东三省官号银), 起初奉钞的事秦宇是让杜立明负责的, 后来又让田和霖与奉天官号银参与进去。

“是吗, 我看看。” 秦宇接过杜立明递过来的文件夹,里面有最大面额的二十,十元,五元, 二元, 一元。 然后便是 五角。二角,一角, 下面还有分票。

“防伪上面的功夫要做好, 要是别人容易把假钞搞出来, 这亏可就吃大发了。”

这一套奉钞发行下去, 以华兴银行。奉天官号银为基础, 很快便能在奉天货币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做为后世来的人,秦宇也更加明白假币对于市场经济的危害。

“师座放心, 印刷的油墨, 机器都是绝密。 另外每过一段时间, 便会推出一个新的板本。 其间时间间隔不算长, 就算是日本,沙俄,想要仿制也绝非易事。”

秦宇头。 利用纸钞,回收在民间通用的一些白银,少量黄金做货币储备, 对于稳定奉天金融也有莫大的作用。

“现在两个银行的存款, 可以调用的资金有多少?” 秦宇问道。

“ 华兴银行已经吸纳的存款有671万余元, 累计提供给工矿企业的贷款117万余元。 满足自身扩张, 以及奉天政府修路, 架桥的贷款之外。 明年预计可提供800余万的贷款额。”经过最初几年的资本累积之后, 此时的华兴银行已经成为奉天的庞然大物。 当然。 其中洮南,本溪工业的崛起,在秦宇的影响下,不少奉商都选择将钱存入华兴银行。 相比之下, 奉天官号银的规模就要小上许多,秦宇控制奉天城的时间并不长。 以前奉天官号银一直是资不抵债的状况, 奉天官号银能快速恢复良性运转,还是秦宇的资金进入后开始的。

“嗯, 这么说, 加上我手里那几个盈利的工厂赚取的利润。除了维持正常运转外,明年能有100万动用的资金, 这样, 先缩小明年的贷款口子, 除了增加一套产量十五万吨的冶钢设备外, 其他的都用来购买生产火药的设备。” 秦宇想了一下道, 美国大名鼎鼎的杜邦财团,便是借着一战的机会崛起, 而杜邦最厉害的地方,便是军火上, 一战期间把持了整个美国四分之三的火药市场。

当然,现在还没有这么牛叉, 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之所以不惧德国, 是算准了德国在生产火药上的原料不够,从战争爆发到结束, 只能维持几个月的供给。但英法两个传统的老牌殖民帝国,可以从海外殖民地源源不断地输入原材料 , 当然,这些是建立在英国绝对强势的海军上。 可是英法却不知道德国早就在化学火药的制造上取得了突破。使得这场英法原计划只要几个月便能结束的战争维持了四年多的时间, 给欧洲带来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浩劫 , 也使得美国这个新兴国家强势崛起。

杜邦财团是在一战中获利最大的家族之一, 不过此时还未在火药上取得如此强势的地位, 既然印象中有这么件事, 秦宇此时不开始提前布局,也太对不起有限的历史知识了。

“近千把万元,全部用来建火药厂?” 不止田和霖,连杜立明眼睛都差一瞪了出来, “师座,此举会不会太,太草率了?”

杜立明斟酌着用词,小心翼翼地看着秦宇。

“ 是啊,师座, 不说火药厂, 单是本溪现在一年五六万吨的钢铁产量,所产出的钢铁主要也是外销, 再增加一套十五万吨的炼钢设备, 风险也太大了。” 田和霖跟秦宇接触得更多,错非秦宇,换成一般人, 恐怕田和霖现在都直接开骂了,简直是太败家了,就算是豪赌,也没这样的赌法。

“师座,前面已经采买了**十万的火药设备, 再过四个月,便可以顺利投产,以这些设备的产量, 供给国内几大兵工厂都绰绰有余, 再加这么多的设备, 生产出来的火药恐怕放都没地方放。” 杜立明苦着脸劝道。

“ 现在炼钢厂效益不错, 增加一套设备, 钢铁总是卖得出去的, 至于贷款上,暂时缩小口子, 火药设备的事也不用考虑了, 欧洲各国这两年在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 这两年德国, 与英法两国驻外的领事机构也越发针锋相对。 依我的预计, 列强有一场大仗要打,这些也算是我个人的私财,就算全部打了水漂, 也亏得起。 我个人伤筋动骨,也没有伤到奉天的元气, 奉天省仍然可以维持良性发展。” 秦宇摆了摆手,若不提前布局,以杜邦财团的强势, 稍晚一些。恐怕要被其挤占得无立锥之地。

田和霖,杜立明还待再劝, 在两人看来,以此时奉天的大好局势, 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如此豪赌, 稳定经济, 扶持本地实业的发展的路无疑更加稳当,一位合格的当权者,不应该将希望寄托在这种豪赌上。 不过秦宇说得也对。 就算秦宇手里的资产,变卖掉一些也能拿出这笔钱来, 属于个人行为, 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只是按两人的想法,这么大一笔钱, 放在银行里,用来提供给奉天的工厂提供贷款,也能扶持相当一批企业。 秦宇也有大量的利息, 同样也是非常划算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最新更新章节〖193章 走杜邦的路〗地址https://wap.xbqg9.net/23/2362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