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祭拜母亲(2/2)
兄弟的脸上,便纷纷淌下了泪水,而陆乾山一家,在一旁也甚是伤怀,尤其是陆馨儿,也跟着他们五人落起泪来。
公孙铉等五人,在亡母陆浅玉的坟前,跪了许久都没有起来,似乎如果能多跪上一会,心中对母亲的愧疚,就能消减几分。陆乾山见他们五人,一直跪在坟前哭泣,便上前劝慰道:“五位侄儿,你们切莫要再责怪自己了,身为人子,理当尽孝,可你们也是因为,受到了军中法纪的限制,才未能及时赶回啊。你们母亲泉下有知,也定然不愿见你等如此,她也没有对你们五人,有任何的怨怼之词,你们便不要这样长跪下去了。”
听完舅父的劝慰之词,五人纷纷擦去了泪水,手中接过陆夫人,为他们点好的香,向着亡母的坟,拜了三拜,插在一同带来的香炉中,而后五人又对着亡母的坟,磕了三个头,便都起身了。陆浅玉的坟前立着一块墓碑,那是五人父亲公孙正央所立,而且公孙铉也从舅父哪里听闻,他们母亲离世之后,父亲甚为悲痛,曾几次哭昏过去,而这个墓碑也是其父,亲自挑选石料,而后又亲自锤凿、雕琢而成的,可见他们的夫妻情深。
一行人完成祭拜之事,便启程回去,在回去的路上,五人的心中,不免会还是会有些悲伤和思念之感。既然已经祭拜了亡母,他们五人便要回到,公孙家的祖屋,于是公孙铉便对舅父道:“舅父,我们既已祭拜了亡母,那今日我们便回祖屋了,祖屋长未有人居住,不免少了几分生气,而且我们还要等候,亭长大人的判决,在舅父家总是不便啊”。陆乾山听完后,先是点点头,而后回到:“也罢,既然你们五人逃军之事,尚未定论,那你们五人便回去吧。回去之后,左邻右舍定然会问及,你们五人回乡之事,昨日在‘谪仙楼’一幕,也是众人皆知啊,所以你们定要耐心解释,要与昨日之一致才好啊。”
公孙铉拜谢了舅父的提醒,回到陆府后,他们五人便拜别舅父、舅母和表妹陆馨儿,返回祖屋。在返回祖屋的路上,他们五人也不再惶恐,而是十分坦然地,与熟识之人,招呼攀谈。一边走,公孙铉一边在盘算着一件事情,那就是父亲公孙正央的去处,他曾问过舅父,在母亲离世之后,那一年多的时间里,父亲是否回过青江镇,舅父也不得而知,而且也没有听到过,任何的传闻。而在话语间,公孙铉也听出了,舅父对于父亲,是有不满的,只因他长期云游,把妻子抛在一旁。
他寄希望于在祖屋之中,能够发现些蛛丝马迹,是与父亲的行踪相关的。在快到祖屋的时候,五人突然听到后面,有一个人在呼喊他们,五人回头一看,正是隔壁的黄老二,他们对这个义气的大哥,是心存感激的。虽然黄老二较他们五人年长几岁,但也算是儿时的玩伴了,此时相见,也格外有几分亲切。他们跟黄老二,一阵寒暄之后,便要他到祖屋一聚,另外就是要感谢他,将五人归乡的消息,及时告知了表妹。
到了祖屋之后,五人将黄老二请进厅中,并倒上一杯清茶,准备将刚刚在路上,黄老二曾问及的逃军之事告知与他。正当公孙铉要开口,解释此事的时候,听到祖屋外面有人敲门,而且敲得还十分的急促。公孙墡连忙起身去开门,这时来的不是旁人,正是青江镇的亭长和两个随从,这一干人等,公孙墡昨日已经见过,自然认得,于是他问道:“亭长大人,您是为我们五人的逃军之事而来的吧,请大人厅内坐”。那亭长仍然是很高熬的回道:“真是,你们五兄弟可都在家中啊,对于你们五人的逃军之事,我已有定论,此番前来就是来告知你们的,我们到厅中吧。”
于是,公孙墡带亭长和随从来到厅中,其余五人见识亭长,纷纷起身并且拜见,而后众人请亭长,坐于正位,其余诸人则坐于旁侧,并且奉上清茶。同时公孙铉又站起身,向亭长问道:“不知亭长,我等五人的逃军之事,您是否已有定论啊,昨日人提及的法令,亭长是否已经查阅过”。那亭长,先是拿起茶杯,饮一口茶后,道:“你昨日所法令,我已查阅,却像你所,因此你等五人,现在已是自由之身,而非逃军,我明日便会贴出公,告知镇上百姓。不过,若朝廷再有征军法令下达,你五人则还在被征召之列,此事尔等也许谨记。判决已达,我们还有其他公事,便先告辞了,另外如今战事频繁,征军法令随时会下达,你们五人也要做好准备”。完,亭长便带着他的两个随从,离开了公孙家祖屋,而此时同坐在厅中的黄老二,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喜出望外,于是马上也告辞离开,估计他是等不及,便马上要到镇上,去散播这个消息了。
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qidian.阅读。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五岳传说之幽冥劫】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祭拜母亲〗地址https://wap.xbqg9.net/23/233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