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疑虑重重(2/2)

东西什么时候转性了,变得如此冲虚淡泊、谦谦有礼?他这么做,到底为着什么?严嵩心里不禁又犯起了重重疑虑,却伸出双手,竟要搀扶夏言。

严嵩的年齿于夏言,但当年为求仕进,攀附身为内阁首辅的夏言,这样献媚的举动没少做过,夏言也能坦然受之。可是,如今两人的地位算是掉了个个儿,严嵩已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首辅、百官万民心目中的宰相;而夏言却是个“出朱非正色”的资政,如何再能接受他的献媚?于是,伸出了一只手,握住了严嵩伸过来的一只手。

严嵩用空着的那只手向台阶上一张:“夏阁老,请。”

夏言也用空着的那只手向台阶上一张:“严阁老先请。”

“还是夏阁老先请。”

“严阁老是首揆,理应先行。”

“夏阁老是先达,仆岂敢如此失礼。”

见到两人这般情形,竟是谁也不愿先行半步。历经沧桑、见识过多年朝堂党争、你死我活的吕芳嘴角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抢前几步跨上台阶,说:“万岁爷在等着呢,请两位阁老随咱家一同进去吧!”

严嵩和夏言两人不再谦让,在吕芳的引领下,携手进了宫门。那两只都布满了老人斑、握在一起的手,直至到了东暖阁的门外唱名求进时才松开。

前日吏部遵上谕,将御前办公厅秘书张居正由翰林院编修擢升南京国子监司业,大概今日到衙理事去了,东暖阁里,只有朱厚熜和高拱两人。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朝中两派巨头、生死仇敌尽弃前嫌、携手同行的和谐场景,朱厚熜心情甚是愉悦,给严嵩和夏言两人赐座看茶之后,就笑着说:“两位阁老都是识渊博之人,朕这里有一联,还请两位阁老对出下联来。”

严嵩目视夏言,意思是尊他先回话,却见夏言沉默不语,表示不愿僭越抢他首辅的头,便欠身应道:“请皇上赐题。”

朱厚熜吟道:“上联是‘身无彩凤双飞翼’。”

严嵩和夏言都是一怔:皇上煞有其事地出对子考他们,原本还以为一定是何等高妙的绝对,谁知道,皇上竟然用脍炙人口的唐诗出题。如此浅显的上联,刚刚发蒙的童子都能对得出来,却拿来考他们,不用说一定是另有深意、暗含机锋……

不过,御前奏对,容不得他们胡思乱想。严嵩赶紧欠身答道:“回皇上,下联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朱厚熜笑道:“呵呵,不错。‘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位大士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严嵩还在为皇上说出的“两位大士”这样的话暗自拈酸,朱厚熜已经顺手从御案上拿起了两份奏疏,递了过来。严嵩赶紧起身,双手接过,一份是刘清渠的请罪疏,上面还贴有一张小纸条,正是他拟的票;另一份是有密折奏事之权的大臣写的揭帖,因为不是正式的奏疏,封皮上没有写题目,也没有落款,但那字体,一眼便知是夏言所书。

皇上虽说把这两份奏疏递给了自己,却没有说让自己看,尤其是大臣的密奏揭帖,因为往往所言之事涉及机密,历来只有皇上才能看。因此,严嵩也不敢打开,却非常想知道那个老不死的东西到底在揭帖上说了些什么,那颗心又悬了起来。

兴许是看出了他的紧张,朱厚熜笑道:“昨日夏阁老呈上密疏,提出了对刘清渠的处分意见。你严阁老今日拟的票,正与夏阁老的意见完全吻合,所以朕才说你们两位大士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又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于军国大政上才能如此不谋而合啊!”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三章 疑虑重重〗地址https://wap.xbqg9.net/22/2289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