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再见师长(1/2)

已是日上三竿,何心隐到衙门应差去了,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还一直枯坐在书房里,因昨日发生的剧变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震撼,尽管心头郁积了太多的疑问,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一人抱着一本书,作势在看,可一个多时辰过去了,谁也没有翻过一页.

就在这种令人感到无比压抑,而又无比难受的沉寂即将要爆炸的时候,何心隐的家人突然出现在了书房门口:“禀告两位相公,门外来了一人,说是初公子家的仆役,给初公子送来一封家信。”

眼下虽说尚未到“家书抵万金”的地步,但身在他乡,能有家里的消息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初幼嘉忙扔掉手中的书卷,说:“让他进来。”

来人进了门,初幼嘉和张居正都是一愣:此人分明是顾璘的贴身随,怎么说是自家的仆役?

初幼嘉正要出言询问,张居正忙用眼色阻止了他。顾璘的贴身随向两人跪下,说:“少爷、张公子安好。小的奉老夫人之命,送信给少爷。”

初幼嘉疑惑不解地过信,只见内里一纸书笺上是顾璘那龙飞凤舞的一行大字:“速与来人至馆驿一见。”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不敢违命,随口敷衍了何心隐的家人,便跟着顾璘的贴身随出了门。

江南的春日,天气已变得相当暖和,迷人的景色不知曾引起多少人墨客的激情四溢,歌以咏之。其中最出色的,大概要算当年南北朝时的大豪丘迟,凭着“暮春三月,江南草,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寥寥四句十六字之评,不但说服拥兵数万的陈伯之叛归南朝,成为传诵千古的一段佳话。号称六朝金粉胜地的南京,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它一年之中最欢乐迷人的季节,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全城的酒楼茶社也必定是高朋满座,笙歌不绝于耳。可是,由于昨日辽王拥兵进城、两军对垒于闹市通衢一事就象瘟疫一样,迅速在民间流传,新明朝廷也就不再刻意,宣布南都进入紧急戒严的状态。虽然为了维持表面的平静,明令各家商铺酒肆照常开门营业,南都的贫民百姓也照旧在为一天的衣食生计奔忙,但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一向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下子冷清了许多,过往行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郁和惶恐的神色,更有一队又一队全副武装的官兵在街道上巡逻,摆出如临大敌的架势,给本就已经人心惶惶的南都,更平添了一派紧张和惊恐。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也顾不得评说这样令人沮丧的景况,低着头,匆匆来到了城东的馆驿。

为了表示尊重,也因顾璘的来意不善,新明朝廷腾空了整座馆驿供他居住,还派了一队锦衣校尉守在门口,名为护卫,实则监视,见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来访,不但带队军官死死地盯着他们,那些兵士也握紧了刀柄,令两人心里不禁有些发毛,但见顾璘的贴身随视若不见,昂然入内,两人也不好在他这个下人面前表现出丝毫的怯懦,便硬着头皮跟他一起走进馆驿。

顾璘的贴身随将他们引至花厅,随即入内通秉,不一刻顾璘便出来了,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朝他深深一揖,然后又行了跪见之礼,待主人热情地将他们搀扶起来之时,他们的脸上立刻现出了急切的探询神情。

顾璘却不忙着说话,只做出请他们入内的手势,带着他们穿过了一道月洞门,进了一个花树掩映的月洞门,来到了一间幽静隐蔽的内厅。

馆驿虽只是供进京官员临时下榻之用,但因有资格住进这里的人品秩都很显赫,因此,这间内厅的面积虽不很大,但布置的十分精致,桌椅几案,古董盆景一应俱全,更用屏将之隔成一明一暗两间套间,大概外间做为客厅,内间是书房,供主人休息或接待亲密朋友之用。

果然,顾璘径直将他们带进了内间。这里比外间更狭小,又摆了一张书案,所余空间就无法分宾主安放布置桌椅,只在一张制作精巧的方几旁边摆着三张紫檀木的座椅。

这显然是促膝谈心的架势,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不由得对视了一眼,顿时紧张起来。

宾主重新见过礼,顾璘的贴身随奉上茶来,又迅速地悄然退出。顾璘微笑着说:“老夫的来意,想必你们都已知道了吧!”

不等两人回答,他便感慨地说:“老夫一向视你二人等若子侄,凡事无有不可令你二人知之者,但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此事太过凶险,老夫既不敢稍有疏忽,更不愿轻易牵连你们,是故当日未曾以实情相告。有辱两位厚望,还请见谅。”说着,竟起身向两人深深做了一揖。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原本对此事颇有不满,但听他这么一说,心中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赶紧侧身避让,一边还礼一边应道:“先生为家国做万世谋,生安敢心怀怨念。”

顾璘摆摆手,作势让两人坐下说话,然后说:“国事倥匆,变在俄顷,老夫就开门见山了。对于此事,你二人怎么看?”见两人似乎还有些犹豫,他又说:“老夫也知道如今南都情势危殆,锦衣卫那帮番子暗探对官绅士子侦控甚严,本不欲牵连你们,但事关社稷苍生,万万不敢自专决断,这才派人将你二人请来商议。你们但有所想,尽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三章 再见师长〗地址https://wap.xbqg9.net/22/2289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