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3章:关扑(1/2)
经过上次的万姓交易大会,丁阳已经知道了潘谷的墨和赵文秀的笔是何等受欢迎。
因此带着贺兰砚的第一选择目标,就是潘谷墨的正店。
虽说赵文秀家的笔也是东京城顶尖的招牌,可相对砚台而言,还是墨的搭配更合适些。更别说歙州不光是制墨名动天下,制砚台也是天下闻名。
歙砚之名,仅在端砚之下。
何况相比赵文秀来说,潘谷这个人更加的神奇了得。他所制造的墨,向来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等到他死后,原来他所特制的墨更是成为了大内珍藏。
几十年后宋徽宗所珍藏的豪级别的人物,苏轼。说苏东坡或苏子瞻,丁阳或许还能分辨出来。
可是若有人说苏和仲,或者苏文忠公,他绝对想不到这是在说苏轼。
而事实上和仲也是苏轼的字,文忠则是宋高宗给苏轼的谥号。
所以此刻听到豫章先生而不名之的时候,丁阳就顿感牙酸不已。
尼玛,鬼知道这位豫章先生又是谁?
我说你们这些文人就不能好好说话吗?非要把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故意说成这么复杂。你就不能直接说他叫什么名字吗?非要来来回回的绕圈?
不过丁阳虽然满心不爽,可也知道这些称呼之类的习惯完全是儒林中人的风雅事。若是他胆敢这么说出来,肯定会遭到耻笑,然后更不会有人告诉他真相了。
于是听人解释了一句,丁阳完全听不懂,还得装作内行随声附和两句:“哦,原来是豫章先生在此。怪不得,怪不得呢!”
谁让现在的社会主流就是文化人,不能混进这个阶层去,还谈什么通过试炼任务?
因此丁阳此次穿越之前的标准配置就是读书人套装,包括连型都换了过来。
若是因此而露馅,那可就真成千古笑话了。
算了,先不管这是谁了,看看热闹也就是了。
场中两个人,看年岁算是一老一少。年纪大的差不多5o岁左右了,后来丁阳才知道人家今年不过46岁而已——古代人看着真显老啊。
而年轻那人则也就二十岁出头,绝对不过三十岁去。
前者肤色黝黑,手掌粗糙;后者则风度翩翩,仪态不凡。
说实话,丁阳现在别说分辨豫章先生是谁?他连场中谁是豫章先生都不知道!
到底那个是豫章先生,那个又是潘谷呢?
按理说刚才听那人多说了一句——国子监教授豫章先生,说明这位先生至少是在国子监教书的。能够在国子监教书,肚子里没有真货不可能做到。
以场中两人分辨,年纪大的人更符合这个身份,可这么一来难道说有墨仙之称的潘谷如今还这么年轻?又有些说不过去!毕竟制墨这种玩技术的本事,没有时间磨练出不来!
这么一分析又让丁阳感觉混乱了——似乎年纪大的人更符合潘谷的身份,可这岂不是说年轻人以弱冠的年纪就已经登堂入室进入国子监教书去了?
卧槽,那这位豫章先生又是何等大才呀!
丁阳满脑子乱七章更比诗情强,于是将他和苏轼并列,并称为苏黄;侍奉母亲至孝,每晚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以“涤亲溺器”名列二十四孝之一。
而让丁阳对他之所以印象深刻的则是2o1o年6月3号,经过7o轮的竞拍,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卷以创艺术品拍卖纪录的3。9亿元落槌,算上12%的佣金,最后的总成交价竟然高达4。368亿元。远远过2oo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元青花所创造的2。3亿元天价。
以《砥柱铭》卷三长达8。24米,共计82行4o7个字来计算。黄庭坚的每个字都价值1o7万元,可谓价值连城,一字百万。
此刻终于现场见到了真人,顿时让丁阳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金光闪闪的财神。
这样的财神,找上门来和潘谷关扑,实在想不到他们会赌些什么。
瞬间,丁阳就对眼前这场好戏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果然没找错地方,来潘谷家来对了呢!
听潘谷问,黄庭坚洒然一笑,指着潘谷架子上的一囊墨道:“便以它为饵,关扑一回,如何?”
“哦?黄教授倒是好眼力,一眼便瞧中了我这镇店之宝!”潘谷笑了笑,轻轻取下墨囊,温柔摩挲道:“我这六松梵可是历年来我最得意的一囊墨,寻常可是不予出卖的。不过今日既然黄教授有性,倒也不是不可以拿来做饵。”
黄庭坚听到这话,顿时面露喜色。
以他这样的书法大家,最讲究的便是用墨。
早先见过潘谷家的这囊墨之后,便再也食不知味,睡不安寝。整日里就想得到这墨。
与书法大家而言,真正的好墨便是千金也要求到
可偏偏人家这囊墨不卖,无论他出多少价,只说是不行。
越是得不到,黄庭坚心里就越是渴望。
最后也不知从何处特意打听了潘谷的兴趣爱好,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位面时空指南】最新更新章节〖第0083章:关扑〗地址https://wap.xbqg9.net/22/225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