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开张大吉(1/2)

金童收到冰美人的来信是在阆苑宫西侧工地上,此时阆苑宫批出来的西侧三分之一建筑群包括西南侧宫门在内的一大块已经从阆苑宫独立了出来,新加了一条围墙,与旧围墙同高,最东侧是小校场,与阆苑宫留门相通,双方约定各自派人看守,用于通传信息和紧急报警。

原阆苑宫西侧南部有大殿若干,被内部装修成类似御街两侧各部的内分层办公室,不过由于办公空间需求不大,只分了两层,另外有一片杂役居住区已然被改成军营,但杂役和军队的数量当然没得比,改装之后这片西北角的区域约莫够住下两万多人,不过此事也并非什么大问题,手下五万兵马分成五班轮值就行了,办公区不准练兵喧哗,轮值的一万人负责阆苑宫外围日夜巡逻和紧急任务,轮值完事了回军营参加翊府的日常练兵。

改造进度非常之快,区区两天时间已经见了成效,这天是在西南侧门上牌匾的日子,按照阆苑宫西南侧门的规模,计划是三层牌匾,最上一层是红底金字“左金吾卫”,中间层是蓝底白字“翊府右郎将”,下层准备找太师拓跋澄提园名,一切整理完之后还要去工部报备,金童还没去呢。

一伙人七手,“之乎者也兮矣斯夫”充斥其间,金童看的抓耳挠腮,只能隐隐看出是“夫君大人我想你了我好好想你啊没有你的日子和从前不一样啊”的意思,偏偏不能字斟句琢的分析明白,直看的心里痒痒的,这才深刻的体会道为什么《三国演义》会被称为“半文言”,这种纯文言并且生僻字很多的书信,感觉比《道德经》还难懂,毕竟《道德经》本来就是以领会意思为主,并且事先就已经知道很多字词的释义是有争议的,更重要的是自己上辈子看过好几个版本的译文了,可是这书信……

金童落寞的向前走着,怀着一颗被文言文伤透了的心。

当然后面的意思大致还是看明白了,说是由于一些小事整治了蔡家,这件事刘使君也跟他提过,拍胸脯保证一切搞定,玉门关里就像铁桶一样,大都督府就是说一不二的地方,况且玉门关区域正在打仗,数百万兵丁像撵兔子一样正在追杀阿史那土门的残部,一切都是军管状态,所以尽管放心云云,而且现在刘贵也已经回了玉门关,金童就更没什么担心的了。

再后来,冰美人告诉他,在焚烧晓月楼的时候她想起来有几个歌舞姬,身怀纯阴之质,对阳明诀有用,所以顺手帮他弄回来了,暂且安插在府里做管事,回头都是小妾的后备资源,金童看了一头冷汗,这时代的女人都这么贤惠吗?还是冰美人对自身的条件非常自信不怕争宠?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冰美人没在信上说,可能以为金童自己是知道的,但是等金童知道原因的时候就已经是很久以后了。看了看一串人名,现只有一个是自己认识的,名叫小芝,记得此女十分清爽活泼,而且长相素颜也比上辈子某小芝的画妆照都好看多了,当时陪自己喝酒的时候金童也是很喜欢她的,想不到因为体质的问题就被冰美人弄回来给自己当炉鼎了,这世界真令人难以想象。

一路走走想想,进了阆苑宫,词不达意的敷衍了几句感谢话,公主看他有心事,并且是上班时间,也不多留,又出了阆苑宫,再回到右郎将府,现属下们已经排队整齐等他了。

经过两天的装修改造工程,一帮主要手下都已经混个脸熟了,金童也不多说,大手一挥,众人鱼贯而入,进了主殿,这个大殿的命名牌匾计划是请左金吾卫大将军元雍题写,现在也还未到,所以空白。由于右郎将没有坐堂问案的任务,所以主殿就不设大堂了,布置了个议事大厅,中间是虎皮大交椅,一共三把,规定是平时金童坐中间,两名参军坐两边,上官来的时候则把主位让给上官,现在当然不用客气。

金童先落座,左右是录事参军事田丹、兵曹参军事邱波,都尉李元、牛恩、张胜、谭炳富、杨兴。

翊府跟左金吾卫本部比不起,参军以下的官职基本上就没有了,而本部还有司阶、中候、司戈、执戟等官职,但都和仪仗有关,翊府是办事机构根本不需要,但是这样一来,有官职的就只剩下郎将和参军了,也就是说现在的右郎将府,只有金童和两名参军田丹、邱波是官员,其他的什么典、史、书办什么的都是长吏,不能主事,所以金童和两名副手协商之后把五名高级军职都尉提拔到议事阶层,协助两名参军负责各项事务,住在府内不回军营了。十名军司马分别姓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倒是好记,这些人只管军队和人员调派管理,就不能参与议事和案件定夺了。

先对各位下属表达了慰问,以及对于大家携手共创未来的美好梦想,这些话上辈子听领导说的多了,信手拈来毫无滞涩,众手下皆惊叹。

然后是工作的分工,轮值的安排等等,这些基本上都是讨论过的,金童自己琢磨了一些改动,无伤大雅。

说完了工作安排,下面就是具体工作内容了,金童问录事参军田丹:“公明,中郎将转来的大案,卷宗都已经整理齐备了吗?”公明是田丹的字。

田丹答道:“卷宗都已经送来,分门别类登记过了,不过这个数量是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宫传】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四章 开张大吉〗地址https://wap.xbqg9.net/22/220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