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先天高手(1/2)
参军的几大好处,金童很认真的思考的一下。
最大的好处就是落籍。金童作为归国侨胞,入关目的上就列明了回来寻祖、落籍,可是按照北魏现在的法律规定,就算金童是华侨,也已经算是外国人了,想回家乡再上户口是要经过很长时间、很多程序的调查的,最重要的就是距离太远,因为金童报上去的家乡是徐州彭城,也就是金童上辈子的家乡徐州市,此地距离玉门关的直线距离已经远远过玉门关到两界关的直线距离,如果金童没记错的话,两界关的士兵曾经告诉他,两界关到玉门关直接的路程大概是十五万里左右,足足是他上辈子地球两地之间直线距离的35倍!因为上辈子地球的玉门关遗迹到最西方的阿克陶县直线距离只有2ooo多公里(当然要是走公路的话得走25oo公里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连文书传送也是十分不便的,如果徐州要行文两界关查问金童的来历,文书周转上至少每次两个月,多通信几次就是一年,然后更重要的是两界关军方又要行文宝象国,问问平顶山有没有这个人,祖辈是怎么来的,估计宝象国方面也说不清楚,因为莽莽群山虽然名义上是宝象国境内,但根本不可能有国家机构存在,只有一些散落的和妖怪做邻居的山民罢了,宝象国只要回复一句话说查不清楚,那么这个落籍在正常情况下就指望不上了。
(s:因为南北朝的政局变动频繁且和历史主流多有不同,不易设定,本书中的西北版图参照《盛唐疆域图》,中原区划参照九州,官制军制同时参照魏晋和大唐六典。毕竟不是史书,而且本书编造的是另一个时空,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当然黄老二也不是良心丧尽之辈,他也给金童指出了一条很方便快捷的道路,就是用胡萝卜刻一些宝象国的大印,做些假材料花大价钱送进去。这种道道对普通人来说有些困难,但对金童来说,他可不缺金银。
然后是北魏的军功制度,本来吏治是沿袭前代的门阀制度,但九品中正制之中唯一不完全取决于门阀地位的就是军功,这个军队内越级升迁的传统还是东汉曹操一手建立的,按照黄玉的推断,像抓捕了范大伟范呆子这样的区域重大匪(前提是黄玉愿意为招揽金童而让出功),如果金童在玉门关都督刘贵将军面前表现不错的话,表功折子一上,至少至少也能直接要到个中中品的评级,要做到像黄玉的长沙司马、领兵偏将职务有点勉强,但做个不领兵的虚衔偏将也是很容易的。
最最重要的是,镇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刘贵大人今年已经五十岁了,不出意外的话,几年之内就要回京任职,刘贵所在的派系十分掌权,金童作为一个先天级的高手(黄玉是这么认为的),还这么年轻,跟随刘贵回京之后简直就是前途无量,直接提拔到羽林军或诸卫府任高级职务也是很有可能的。
关于前途问题,其实是深深打动金童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蓦然回,一觉醒来回到了古代,姑且不问这还是不是自己从前的世界,但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来到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并且拥有着理论上无限的寿命,如果不在人类社会上混个功成名就简直就是浪费的太离谱了,难道自己“穿回来”就是为了当个神仙在深山里喝风饮露吗?毕竟孙悟空告诉过金童,人教就是要入世、入世、再入世!不做人难做仙。现在有这么一个通往人类社会高层的捷径,难道要放弃掉然后当个书生学些“之乎者也”去考状元?话说回来,北朝高层从根儿上还是北部少数民族的传承,军政大过民政也是铁的道理。
所以,基于黄玉描述的几大好处,金童愿意和他一起回玉门关寻个功名,对此黄玉十分得意,告诉金童,就算这次他放弃了功,可是只要招揽到金童回来,刘贵将军给他的好处必定会比功更甚,以后升格为郡守级别也是有可能的。
金童感觉有些好笑,就因为南北统治者对一统天下这个事业的孜孜不倦,导致了刘贵将军的这么一种政治前途:身为荆州刺史,是为一镇诸侯,却呆在与荆州的,就死咬着最初袭击的这伙人,并且听他们的交谈,已经确认这次的领头人物是那个清脆的女声,大家称呼她“大小姐”。
金童感叹古代百姓总是这么缺乏创造性,但是没办法,从汉朝董仲舒以儒家愚民的国策治国以来,几百年来确实民智未开,或者说民智已经被扑灭了,老百姓中地位最地下的部分甚至连姓名权都不完整,富人家里能有个“大小姐”的称谓已经不错了。
大小姐领着手下十个人一直向南疾驰了将近一百里,终于进入了一个镇子,金童神识展开听了不少人说话,知道这个镇子名叫吴家沟。
这时天色已晚,金童换了换衣服,用低级幻术改变了相貌,走进大小姐宅子旁边的一家酒楼,要了半斤煮牛肉,又听从伙计的建议要了一壶低度白酒,坐下来慢吞吞的吃喝,神识罩着大小姐的宅子,丝毫不漏的听着里面的动静。
却说那位容貌相当不错的大小姐回了家,吩咐手下立刻收拾行李,自己去了书房,进门就道:“爹,我回来了。”
里面人道:“玄英,情况如何,范呆子逃去哪了?”
大小姐玄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宫传】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九章 先天高手〗地址https://wap.xbqg9.net/22/220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