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真理报发威(1/2)
“丰老好!”
“丰先生又出来喝茶啦?”
大街上一精瘦老者揣着报纸笑眯眯的应付着道上不时传来的打招呼声,做为一个只是勉强识字的老人,丰林海这一辈子吃的苦可不少,早年凭着家传丰家刀法闯荡江湖,中年在汴梁定居做生意,晚年也就勉强捞了些老本,过日子若想安稳还得看衙门吏脸色。
可是这一切自上一次倒皇运动便变了。
倒皇运动中,丰林海将这一生所受的怨气化作无穷的力量,组织周围年轻人冲击皇宫,打砸豪绅,很是赢得不少名气,如今走在这一条大街上,很多人都得恭敬称他一声‘丰老’。
秦仙傲出山收拾天下,将大宋江山三分,本来丰林海还有些悚,怕朝廷秋后算帐,他本想去岭南躲一躲,可一来年事已高,不想长途奔波,去那夏天湿热难忍,冬天又湿寒刺骨的岭南受罪,再一想自己虽然在倒皇运动中出过大力,可也只是个头目,这样的头目,整个汴梁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朝廷不会斤斤计较到这地步吧?
最重要的是秦仙傲还在。
秦仙傲不死,他丰林海就不怕。
“你若抓了老子,不泄露风声也罢,一泄露风声,大不了天下再来一次倒皇。”
正是心中有这样的底气,丰林海便安稳的住了下来,果然朝廷仿佛忘了这一件事一样,现在的朝廷衙门里的吏看见他丰林海,不仅不恶语相向,反而客客气气打声呼吸,这样一来,丰林海更加心安理得。每日里喝喝茶,谈谈报纸,聊聊生平得意事,好不惬意。
“秦公子就是好人呀,这一次的报纸,他公布的那些读书做学问的秘诀对要读书上进的人来。怕是无价之宝。”丰林海感慨,“而且他还组建教材编写组,这个……”
“听司马光写过什么历史大部头书叫做《资治通鉴》的,他若是去编写《历史》教科书倒是很好,司马光编写历史,这初中的《语》该邀请王安石做教材编写组的领导,还是苏东坡好,又或者程颐?”丰林海思索着,忽然愣了一下。
“又张贴什么榜单。咦,不是,这不是《真理报》么?”
丰林海连几个大步上前,来到前面人群后,看向那墙壁上张贴着的榜。
“这《真理手工报》好久没出了,今天居然……”丰林海连兴奋的读了起来。
“秦仙傲提倡白话,天下百姓尽皆欢呼……”
这是一篇论叙用白话替代古后果的章,章先是讲了一个故事。讲作者从很多遥远的西方商人处听,西方有很多国家也是有字。而且他们的字正是秦仙傲所提倡的表音字,而不是我大宋的表意字。
这些西方国家也是用的白话,可是国家不仅没有像秦仙傲《神仙国游记》中的神仙国一样富强,反而远远不如我大宋,其黎民百姓,生活还不如大宋一条狗。
而后中从各个方面论叙白话会带来的危害。认为老祖宗、历朝历代圣贤选择了古,并非他们不知道白话更易推广,而是充分考虑到了白话的危害,这才做出的权宜之策。
“我没听过一个白丁比一个鸿学儒士聪明的!”
“我没听过,不学无术会比起苦苦钻研更加能成功!”
“我没听过。轻易得到的往往比很难得到的更加珍贵!”
……
读着榜丰林海一颗心不由自主崩紧了。
“忘了,若不是这篇章提醒,我真的忘了。”
丰林海早年闯荡江湖,中年经商,晚年定居汴梁,一生之中见过各色人等,也见过不少从西方来大宋经商的商人,从这些人嘴中,丰林海听过很多奇闻异事,更是知道一些西方国家的事。
“我也曾问及他们国家的字,那些西方国家,也有的是有字的,而且他们的字好像并没有我们这大宋一样的古,而他们国家……”
丰林海脑中回响起那些商人起大宋的繁华时,满脸的向往和羡慕。
“他们我大宋是天下最繁华的国家,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一切他们所见到的国家,而且……”
看一个人富不富,有时只需要看他的整体气质、动作、神态、举止。
丰林海也很擅长这一方面,他观察到的西方商人,虽然这些商人本身有一些是很富有,可是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中,丰林海看得出,他们的国家并不富有。
“他们羡慕我大宋的繁华,更羡慕我大宋的化,很多来了我大宋后都学我大宋字,读古,学做诗词。”
“他们国家同样有字,可是他们国家连毛笔和宣纸都用不起,我大宋的瓷器,在他们那里都是贵族才能用……”
“这一切,未必不是因为他们国家使用白话,没有古,没有我大宋各古典籍,没有儒家的四书五经……”
丰林海越是思索就越是担心。
……
随着《真理报》在汴梁四处繁华地段,交通要地不断的张贴开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篇章。
11世纪的大宋,除却军事外,在整个世界的化、经济地位就相当于21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幸福武侠】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四章 真理报发威〗地址https://wap.xbqg9.net/21/2170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