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内部人士》a(1/2)

那人连忙点头:“好的,我会尽力的。要是这次我能参加科考探险队,就有机会得到《冰峰计划》的全部内容。”

两人正说着,一名身穿黑色西服的保安人员匆匆跑来。姚奎眼疾手快,一挥手示意,那人瞬间一闪身,便消失在了黑暗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在西南科学研究院院长办公室,杰美青缘轻轻推门走了进来,关切地问道:“爸爸,出什么事了?”

林一洲抬起头,神色有些凝重:“没什么大事,你郑叔叔打来电话,说是还有其他人员失踪了。”

青缘走上前,拿起那份通知单,仔细端详起来:“怎么?还有人员失踪?”当看到鹤云飞那张英俊的脸出现在通知单上时,青缘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熟悉和亲切感,仿佛在记忆深处曾留下过深刻的印记。

“是呀,和之前的不是同一拨人。”林一洲一边收拾桌上的文件,一边回答道。

突然,杰美青缘情不自禁地轻呼一声:“鹤云飞?这是谁啊?”刹那间,她猛地想起,那个在昆明国际旅游节上救过自己的人,正是鹤云飞。

林一洲被女儿的反应弄得一头雾水,疑惑地走过来问:“怎么回事?你认识他?”

杰美青缘坦率地说道:“老爸,这个人你一定要救啊!”林一洲一愣,越发糊涂了,心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青缘解释道:“早就听说从北京来了个专家,一直没机会见到,没想到竟然是他。他可是我的救命恩人。”

林一洲更加困惑了,女儿从小到大几乎没离开过自己身边,什么时候遇到过危险呢?杰美青缘也不多做解释,只是坚定地表示救援行动她要参加。

林一洲神情坚定,语气不容置疑:“放心吧!肯定要救的。他是国家派来进行科学考察的,他要是出了事,老爸我也有责任。”

在西南科学研究院,很少有人知道,杰美青缘是林一洲夫妇收养的义女。但对林一洲来说,青缘就和自己的亲生女儿毫无二致,他对青缘疼爱有加。而杰美青缘真正的父亲究竟是谁,就连青缘自己也一无所知。

杰美青缘自幼生活在西藏的阿里地区,那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还是在她刚出生时,阿妈就身患重病,无奈之下,只好将她托付给托布林寺的圆绒活佛。

在青缘幼小的记忆中,从未见过亲生父亲,妈妈总是说他是一位心怀大爱的活菩萨,为了救助他人而牺牲了自己。每次说起这些,阿妈都会泪流满面,悲伤不已。

几十年前,年轻的林一洲和夫人程子薇前往西藏的阿里地区采风,那里壮丽的山川如同一幅雄浑的画卷,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他们穿越了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途径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等河流,以及扎日南木错、班公湖、拉昂错等湖泊,在准备游历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札达土林等地时,天气酷热难耐,他们的车子不幸陷在了沙子里。

在这荒无人烟、戈壁连绵的地方,手机没有卫星信号,前方道路热气腾腾,远处的雪山仿佛也在热浪中蒸腾。正当两人一筹莫展之际,远处的沙丘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小红点。起初,林一洲以为自己看花眼了,但定睛一看,那确实是一个小人儿。

夫妻二人拼命朝着红点呼救,声音在空旷的沙漠中回荡。

渐渐地,红点越来越近,原来是一个穿着暗红色僧袍的小孩,看上去大约化史上一次伟大转折的时刻。它让中断数百年的信仰与传统得以重生并发扬光大,对后世藏传佛教以及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圆戎活佛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没想到林教授对我们这儿的了解如此深刻。”

林一洲谦逊地双手合十:“哪里哪里,我也只是略知一二,还望活佛多多赐教。”

圆戎活佛同样合十双手,温和地说:“您太谦虚了,我们互相学习。”

在活佛的带领下,林一洲步入经幡飘动的佛堂。殿内,一些僧人正盘坐诵经,低沉而悠扬的经文声在空气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圆绒活佛轻声说道:“当年,若没有阿里古格王朝对佛教的积极护持,没有托林寺历史上的第二次译经高潮,没有前藏、卫藏、后藏高僧大德们齐聚托林寺,共同商讨并奠定先显后密、显密双修的传承次第,没有火龙年的大法会,就无法将吐蕃郎达玛灭佛后分散的佛教势力重新凝聚起来……”

林一洲接过话茬:“正是这些关键因素,才汇聚成后来藏传佛教文化复兴的强大历史合力,推动了当时藏传佛教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各个教派的产生,形成了百花齐放、各教相争的繁荣局面。”

圆戎活佛因遇到如此懂行的知音而满心欢喜,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林一洲也难掩兴奋之情,作为研究西南文化的学者,能有机会深入探讨藏传文化,对他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机遇。

他接着说道:“大师,我记得,公元1076年,为纪念阿底峡大师圆寂22年,在古格王赞德的倡导和护持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冰封DF计划】最新更新章节〖第84章《内部人士》a〗地址https://wap.xbqg9.net/21/214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