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测试(1/2)
隆冬时节,辽国境内的大部分地区一片白雪皑皑,皇宫内又在忙着准备千龄节的庆典,皇帝穿着华丽的裘衣,放下手中的奏章,看着跪倒在地的一位中年大臣,脸色甚为不悦:“你刚刚才将功补过,又不想要命了吗”
“微臣是为了陛下的将來着想,更是为了大契丹的将來着想,请陛下体谅微臣的一片忠心”
“算了,下去吧”皇帝烦躁地。
皇帝在书房來回踱步,心绪百转千回,最近他**处理了南京府监狱管理混乱的案件,深觉政令传达落实之重要,也在此过程中了解到现在的他,还远远不能和母亲相比,此时谈论亲政为时尚早,他需要在参与和建议中积累更多参政的经验。
最近不断有希望皇帝亲政的声音向他耳边传來,皇帝也看得明白,这些臣子是在刻意逢迎,以求日后步步高升,不可信也,但是为了培养日后的亲信,他必要安抚这些情绪,示好于他们,刚才中丞司长官向他建议,动一下韩德让的位置,以安抚朝臣私下的情绪。
皇帝心间激起阵阵涟漪,愤怒,动摇,别样滋味在心头,不清道不明。
晚膳时间,皇宫灯火通明, 皇太后寝殿内,炉火温暖和煦,皇太后手捧暖炉,一身嫩黄色冬装,懒洋洋的靠在内殿的床榻上,面前放着一桌精心烹饪的美食,温和的看着坐在对面的儿子:“皇儿,明天又是千龄节了,你二十四岁了哦”
皇帝的目光四处找寻,不见韩德让身影,问道:“母后,相父的一年重丧期也该满了,让他來用膳,如何”隆绪道。
不料,萧绰脸色瞬间一沉:“陛下,母后正想对你呢母后要撤了北府宰相之职,你怎么看”
隆绪拿在手里的勺子和瓷质御碗碰击,发出一阵声响,,内心更是如同翻腾的海浪。
“母后她听到风声采取行动了吗朕身边有母后的心腹 ,朕向來清楚,也不甚在意,现在母后是在试探朕吗可是也太快了些,母后想到办法安抚相父了吗还是谨慎为好:“隆绪的脑子快速的转着,打定主意。
“母后发生了什么事,儿臣以为您绝不会无故撤消相父的职务,两年多來为了实现北府宰相的平稳过渡,您可是费尽了心:“隆绪边思索边问道。
“因为他蔑视先帝尊严:“萧绰一字一端”朕此番要惩大诫:“萧绰口吻非常严厉,手炉依旧暖和,萧绰微微低头,享受的暖着手。
皇帝看着夹到碗中的膳食,心中陡然升起疑云:“看來母后并不是因为朝臣之故而生此念,竟与父皇有关,可相父一直对父皇恭敬万分,今次竟会侮辱父皇吗实在令人不解”
隆绪抬起了头,问道:“母后您有证据吗在儿臣的心里,您从來不会妄加之罪,您这是祸国之策”
萧绰听了此话,放下手炉,嘴角略过一丝笑意,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到皇帝手中,隆绪带着深深疑虑接过信件,快速展开。
“燕妹,今晚宁王來兄府中,戏言及女主人之事,兄以妹之常驾临主持对之,兄自以为甚妙,宁王以李氏去世讥之,兄以其久病难主事,云儿协理家事之实情笑对宁王之言矣,今亦言李氏之内情及兄之本心,晓之于贤妹。
遥思当年,穆宗皇帝暴政,民不聊声久矣,先帝以宽厚贤良之名享誉宗室,民多附之,魏王及先父等众臣有意拥立为帝,常于先帝潜邸密谋之,然穆宗之崩实出意料,韩氏满门时正欢欣愉悦,备我二人之大礼,惊闻此讯,莫不惊震,然你我尽知,先帝爱慕贤妹久之,若非兄捷足先登,恐贤妹早为王妃也,先帝登大宝,赖魏王多矣,后位空悬,贤妹为魏王之爱女,贤妹坤位正极于魏王则最佳之恩酬,于朝政则最优之柱石,于先帝则夙愿得酬之喜,兄辗转难眠数日之久,念朝政之平顺,百姓之安乐,先帝之声誉,故遣书与魏王及贤妹,自辞婚约,自绝深情,以免先帝行君纳臣妻之事,授人以柄,然,其礼仪法度均告于两家之宗祠,先帝亦驾临下聘之仪,贺于你我二人,南京地界,高官民,皆知此事,兄之本心,苦痛尤甚,十年之别离,背人每每思及前情,长叹之声不绝,,时有怨于先帝,身为至高之君父,慕恋臣妻,虽因时局之所迫,却不体臣子之心,闻兄退婚约,立纳贤妹于内宫,暗喻韩氏速结兄之家室,是时时间紧迫,先父于僚属中择女配之,此姻缘于此女及其家,虽言聘娶,实为恩赐,故诸事从简,仪典尽废,言其事至礼成,仅五日尔,终于贤妹正位之庆前,了此事,护先帝皇室之体面,于今思之,实浑噩之时,礼已成。
兄悯弱女无辜,入韩家主家事多勉力而为之,居京数年,心疾愈甚,终告不治,实惜也,然李氏于韩氏宗族确无声望,礼仪进退,勉为其难也,虽具其心,却非其才,宁王之语,意在讥韩氏之择媳,兄出于本心,以贤妹当聘妻之名告宁王,料宁王必解其意,不欲再言,此举亦抒兄至情之心也,今既前缘得续,愿此生无变,此情永在:“
隆绪逐字扫过,通读数遍之后,缓缓抬头,见母后捧着手炉安静的看着自己,四目相对,隆绪知晓,母后在:“问你的内心”
隆绪的脑海一片混沌,此信中,韩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完美皇后】最新更新章节〖八十七,测试〗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56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