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如果当初没有得奖,后来可能也不会写小说了(2/2)
竞赛初试啼声,结果一举赢得1979年的群像新人奖。
村上常说。如果当初没有得奖,后来可能也不会写了。
之后村上应出版社之邀,先交出了一些短篇、翻译作品和散,隔年完成第二部篇《1973年的弹珠玩具》,接续《听的歌》,描述主角们后来的遭遇。
1981年,村上夫妇卖掉经营多年的爵士小店,搬到船桥市专心写作,第三部篇《寻羊冒险记》。受村上龙啟发,村上尝试写出一部叙事连贯的。主要角色仍是前两部作品裡的「我」和「老鼠」。
这段时间村上开始过著规律的写作生活。有充足的时间集中心力,因此第三部篇句子变,故事连贯,村上自述在这部裡格有了相当大的转变。
1985年费时八个月完成之篇《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出版。一举拿下日本坛大奖「谷崎润一郎赏」。為日本二战后首位青年得奖者。
1986年起携妻子在欧洲旅居三年。期中完成了日本近代史上销量排名第一的篇《挪威的森林》。该作上下册累积销量达440万本,让村上的知名度在八十年代末达到最高峰,确立「八十年代旗手」之地位。并被誉為最能掌握都市人意识自我孤离与失落之作家。
《挪威的森林》所带来的高度关注与成功并未让他感到愜意与喜悦,促使他打消了之前三年欧洲行返国后的久居日本念头。
追求良好写作环境的村上於1991年应美国友人的邀约,旅居美国普林斯顿大担任访问者兼驻校作家,并在翌年担任该校东方语系「日本」课程之客座讲师(1992年)。
旅居美国期间开始撰写篇「发条鸟年代记」三部曲,1995年初回到日本居住。
在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生九个月后,村上春树鉴於媒体报导多忽略了「个人见证者」於事件经歷的主体性,於随后约一年期间内参访千餘位奥姆真理教事件受害者、见证者等其中六十二位。
首度尝试记实报导作品《地下铁事件》一书中对见证者当天的经歷、现场行為反应,以及奥姆事件对价值观之冲击进行深刻详实之记载。
一年后的续作《约束的场所》则以平衡首作报导的立场与了解施害者可能动机作為探访出发,记述亲访八位奥姆真理教信者的篇记录。
前后两作均為今日参考查阅资料中,以报导角度探索奥姆事件对日本国民意识冲击之宝贵作品。
村上春树生活规律,并以自我每日慢跑训练、参与各地马拉松跑以及喜爱爵士乐、摇滚乐与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费兹杰罗而闻名。旅游足跡遍及欧洲大陆与南美墨西哥、中国蒙古,亦有开车横跨美国大陆之记录。旅途记事与旅居随笔散详见於《边境、近境》、《终於悲哀的外国语》、《远方的鼓声》、《雨天、炎天》等书。
村上春树写作格深受欧美化薰陶,亦擅欧美的翻译。
台湾出版的村上作品多由赖明珠翻译,林少华则担纲中国近年村上作品出版的大部分译作,两位译者不同的格均成功地建立村上於华语世界之知名度与地位。
90年代起村上过去旧作与新作之英译版本陆续问世,2《海边的卡夫卡》英译本(2005年)名列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类首位;2006年亦获法兰兹卡夫卡奖与弗兰克奥康纳(rankoonnor)国际短篇奖,村上於欧美坛地位再创新高峰。
今日被认為是日本最有希望获得下一个诺贝尔奖的作家之一。
2006年下半起村上春树应夏威夷大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讲授课程至今。他自称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写出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般的鉅著,此作品即后来出版的《1q84》。
2009年领取耶路撒冷奖时表示「在一座巨大坚实的墙和与之撞击的鸡蛋之间,我永远都站在鸡蛋这一边」。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天马行空四部曲】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九章 如果当初没有得奖,后来可能也不会写小说了〗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45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