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投身於真正属於我的领域(1/2)
罗琳在她的个人网站上这样介绍《哈利波特》:
“
我在开往伦敦的拥挤列车上展开个人旅行时,《哈利波特》就这样进入我的脑中。
从6岁开始,我就不间断地写作,但我从未因某个点子而如此兴奋,直到那时。当时,我正面临人生最大的困境,找不到一支笔可以写作,也羞於向人借钱
我没有一支能用的笔,但我认為那真的是个好点子。我坐下来开始思考,在4个小时内(列车误点了4个小时)勾勒出所有细节。
这个骨瘦如柴、戴眼镜、以前从未想过自己是个巫师的黑髮男孩,变得更加真实。如果我抓住灵感,并写在纸上的时候慢了,或许就扼杀了它(有时我会怀疑,自己在那趟旅程中想到的,有多少在我实际提笔写下前忘了?)。
我开始在每个向晚时分撰写《神秘的魔法石》,虽然最初写的那几张纸没有一张和后来的定稿类似。”
当罗琳一到她的终点站克拉珀姆交匯站,她就立刻开始动笔。
1990年,罗琳的母亲因发作10年的多发性硬化症过世。罗琳说:「我在母亲过世时写《哈利波特》,却没告诉她有这本书。」
这个巨变冲击罗琳甚深,也影响到写作,她认為有许多《神秘的魔法石》细节都在此时流失,因為她还记得那时的感觉。
《卫报》提到,罗琳曾搬到葡萄牙第二大城波多。在当地教英语。
她在晚上教书,白天边听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边写作。
她在酒吧遇到葡萄牙新闻记者乔治阿兰帝斯,一起聊简、奥斯丁,奥斯丁的书是两人的共同兴趣。
1992年,罗琳与阿兰帝斯结婚,此时他们已经有了孩子,命名為洁西卡伊莎贝尔罗琳阿兰帝斯。此前,罗琳曾流產过。
两人在1993年离婚,结束他们13个月又1日的婚姻。传记作家写到罗琳当时曾遭受家庭暴力,但对於那段婚姻。旁人仍无从得知全部详情。
乔治阿兰帝斯在《每日快报》的访谈中。提到他俩最后一晚时,他曾把罗琳拖出家门,殴打她的头部,当时还是凌晨5点。
1993年。罗琳与她女儿搬回英国苏格兰。住在罗琳妹妹在爱丁堡的家附近。行李箱中装了三章已完成的《神秘的魔法石》手稿。
此时,罗琳已经从艾希特大毕业7年了,自嘲為「我所见过最失败的人」。她的婚姻以失败收场。没有工作,还带著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但她形容那场失败是种解放:
“
失败代表了摒除不必要的事物,我不再自我欺骗、乾脆忠於自我,投注所有心力完成唯一重要的工作。
要是我以前在其他地方成功了,那麼我也许永远不会有这样的决心,投身於这个我自信真正属於我的领域。
我重获自由了!因為我最大的恐惧虽然降临了,而我还活著,我还有个可爱的女儿,还有台老旧的打字机和伟大的构思。
曾经跌落深邃的谷底,却变成日后重生深厚的基础。”——j.k.罗琳,〈失败的好处和想像的重要性〉
在那段低潮期,罗琳被确诊罹患临床忧鬱症,曾试图自杀。
忧鬱发作时的黑暗感受成為罗琳创造催狂魔这种生物的灵感来源,那是《哈利波特》裡一种会吸食人类正面情绪,甚至灵魂的黑暗生物。
罗琳接受政府的社会救助,她描述那时的经济状况為「即使是在现代英国,也称得上贫穷,但没有无家可归」。
罗琳的病情在前夫赴英探望她们母女时加剧。她向法院声请保护令,迫使阿兰帝斯独自返回葡萄牙,那是1994年的事。
她在爱丁堡大莫雷教育院受训成為教师期间,完成她的第一本,也改善经济状况。
罗琳曾在许多咖啡馆写作,包括尼科尔森咖啡馆(niolsonsa)和大象咖啡屋(theelehanthouse),无论在哪她都带著睡梦中的女儿。
罗琳在2001年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时,否认她在咖啡馆写作是因為她家没暖气的传闻:「我还没笨到会在爱丁堡的隆冬中,租没暖气的房子。我家有暖气。」
她在美国电视节目《biograhy》中说,带著宝宝散步是让宝宝睡著的方法,这是她為何选择在咖啡馆写作的原因。
2001年,罗琳与麻醉科医师尼尔莫瑞在苏格兰艾柏迪举行私人婚礼。两人的子大卫戈登罗琳莫瑞生於2003年,那时罗琳正要开始写《混血王子的背叛》,她不得不暂停写作以照顾宝宝。
罗琳最小的女儿麦肯基珍罗琳莫瑞在她专注於写作《混血王子的背叛》时出生,那时是2005年。罗琳一家现居英国爱丁堡。
2004年,富比士将罗琳列為第一个靠写作成為亿万美元富翁的作家,也是世界排名第1,062位富有的人类。
罗琳质疑此计算结果,表示她虽然很有钱,但还不算亿万富翁。此外,2008年,《周日时代富豪榜》将罗琳列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马行空四部曲】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九章 投身於真正属於我的领域〗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45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