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金圣叹,不亦快哉!(1/2)

音乐皇被击的胸口一闷,见远方一来者如飘游神人,正准备蓄势而起,又一宏大之叹声!一叹动八方,八方全击在自己身上,树大招般的,摧枯拉朽的直直抛飞。

坠地,无数大军勇兵冲杀而来,音乐皇尚来不及看来者是谁,已经手起音剑,迈力杀敌。

发出叹声的正是,金圣叹(1608年-1661年),名人瑞,字若采,明末清初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诸生。入清后绝意仕进,志在批评中国经典名着,被誉为白话的先驱。

金圣叹狂傲有奇气,戴贝壳眼镜,才华横溢,有吴县第一神童之誉。王应奎说他:「颖敏绝世,而用心虚明,魔来附之下笔益机辨澜翻、常有神助」。

徐增说:「圣叹性疏宕,好闲暇,水边林下,是其得意之处;又好饮酒,日辄为酒人邀去,稍暇,又不耐烦。或兴至评书,奋笔如,一日可得一二卷,多逾三日则兴渐阑,酒人又拉之去矣」。

邱炜爰在1897年刊本《菽园赘语》说他:「年困青毡,对佛火,参禅挥麈,领略道人况味」。

金圣叹将《庄子》、《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逐一点评,称之「六才子书」。郑振铎说:三百年来「《水浒》与金圣叹批评的七十回本,几乎结成了一个名词。」

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五十四岁时因「哭庙案」入狱,冠上「摇动人心倡乱,殊於国法」之罪,狱中有家书:「字付大儿看: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金圣叹绝笔。」

同年七月十三日(8月7日)於金陵三山街头处斩,临刑遗言:「豆腐乾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同案难友共有十八人;据说他的首级落地时。耳里滚出两个纸团写着:「好」「疼」。

胡适说他是「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写过《不亦快哉》三十三则的妙,妙趣横生,内容则生活中俯拾即是,如「夏日於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存得三四癞疮於私处。时呼热汤,关门澡之,不亦快哉!」。

金圣叹受明末哲家李贽影响颇深。毕生反抗传统,「六才子书」的观念,是受李贽的启发。

明末清初名剧评家李渔《闲情偶记.格局第二》说,「读金圣叹所评《西厢记》,能令千古才人心死自有《西厢》以迄於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发,穷幽晰微,无复有遗议於其间矣。」

博多才,可惜当时社会政治、社会气败坏,以致无意於仕途,终其一生诙谐处世,留下不少发人深省的幽默事迹。

某年金圣叹赴京考试,试题是「我四十不动心」。出自孔子「四十而不惑」,金圣叹在试题后面连写了三十九个动字。主试官问他为何如此写?答道:「孔子说四十不动心,那麽三十九岁之前必是动了心。」主试官气得老脸变绿,就以侮慢先圣先贤之罪把他逐出考场。

明朝灭亡之后,他不满清朝的作,也曾作诗讽刺当局说:「清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后来有一群秀才因为揭露县官贪污而被捕,金圣叹为了声援这批有正义感的秀才,就召集一些人哭於圣庙。

这事因而得罪了巡抚朱国治,於是朱巡抚就把金圣叹和那一伙人抄家下狱,他也被判死刑。

金圣叹入狱后,眼见狱卒勒索敲榨犯人,就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天,他对一个狱卒说:「我身上藏有秘方,如果你让我吃好的、好好款待我,这个秘方就传给你,好让你发大财。」狱卒果然奉他为上宾。

金圣叹死后,狱卒在他衣服里搜到一张纸条,竟然写着─「白豆煮狗肉有豆腐干的美味。」狱卒气得差点吐血。

古来诙谐潇洒者不乏其人,但死到临头仍能以幽默方式去开对手的玩笑,金圣叹堪称第一人。也许他生不逢时,却又充满了正义感,才使得生命如此短暂。不过,「死有轻於鸿毛,有重於泰山」,金圣叹也算是慷慨就义。

不论他是如何嬉笑怒骂面对人生,虽然生命很短暂,却是够璀灿。他在死前,能够以如此潇洒的方式,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运用机智,让狱卒不敢亏待他,及至死后才发现受骗,这段短短几句遗言,把他的诙谐个性发挥到了极点,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

金圣叹所造稿也都是畅快淋漓之作,读他的故事、章令人觉得这真是一个活生生的性情中人,可爱之至!

其一:夏七月,赤日停天,亦无,亦无云;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无一鸟敢来飞。汗出遍身,纵横成渠。置饭於前,不可得吃。呼簟欲卧地上,则地湿如膏,苍蝇又来缘颈附鼻,驱之不去。

正莫可如何,忽然大黑车轴,疾澍澎湃之声,如数百万金鼓。檐溜浩於瀑布。身汗顿收,地燥如扫,苍蝇尽去,饭便得吃。不亦快哉!

其二:十年别友,抵暮忽至。开门一揖毕,不及问其船来陆来,并不及命其坐床坐榻,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马行空四部曲】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金圣叹,不亦快哉!〗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45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