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夜市摆摊(1/2)
何国才单身到桃园上班了。一家老小都留在台南,何妈妈虽然一个人照顾三各小孩,但是也没费多大的劲,何育华上了小四,何育雯也进了小一,何育祯也开始念中班了。小孩都上学了,家务对讲究效率的陈秀琴,并不困难。要知道,当年何妈妈可是一手将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拉拔长大,还要兼顾煮饭、洗衣,打扫环境等一切家务。
但是陈秀琴并不清闲,因为「有间茶行」准备要开分店了。原本陈秀琴,在家中闲暇时,会做些家庭代工补贴家用。
家庭代工,在目前的台湾是相当普遍的一种情况。家庭主妇们,向代工业者买材料,回家做好以後,再将成品卖回给代工业者。这算一种各取所需的情况。
代工业者将成本转嫁给了家庭主妇,他们只收验收过关的成品,再给家庭主妇一些微薄的工资。家庭主妇算是赢得了自己的之配的时间,不用像工人那样固定打卡上下班。
何妈妈之前做的代工,是简单的家庭代工,先将细铁丝扭成花瓣的样子,然後将透明玻璃纸黏在上面,作成花瓣,然後多各花瓣绞在一起,作成一朵花。何育华前世,国小下课以後也是常帮忙弄着这个,算是为自己赚点零花钱。
「有间茶行」,当初成立的时候,陈秀琴只是在儿子一再怂恿下,打算试试看,权当打时间了。甚至那些家庭代工都还囤着。除了饮料要注册专利,相关设备,冷冻柜、能保温的大茶桶,还有一些桌椅,能买二手的就买二手,家里有的就用家里,像煮茶用的大锅..等。因为压根没想过能赚大钱,所以一切是能省就省。甚至连广告都没什麽打,除了放了串鞭炮外,就是在村子大门口附近举办了几天的免费试喝。
可是呢?忙了大半个月,这家在取名上,模仿自鹿鼎记里面,「有间客栈」的小饮料铺,「有间茶行」。营利是越来越好,顾客日渐增多。
饮料铺原本的营业时间为了配合何妈妈的时间,定在早上1o点到下午五点,中间还有中午休息时间,就陈秀琴一个人顾。可是半个月後,除了延长到晚上十点外,还请了两各工读生。
然後看在营利不菲的份上,陈秀琴尝试着让那两位成大的工读生,到校园里面散传单,凭单来店免费招待一杯珍珠奶茶。结果,不出何育华所料,大家都对泡沫红茶和珍珠奶茶感到新鲜,嚐过之後都是赞不绝口,在成大附近,初步打响了名号,生意更好了。
到了何家全家去松鹤渡假的时候,除了陈秀琴外,已经请到了四个人,一位是正职人员,赵婉蓉,原本是有间的工读生,大四的她,原本因为欠了门课,暑假补修,补修完就可以毕业,闲极无聊之下,应徵了茶行的工读生,现在却被陈秀琴预定为茶行第一间分店店长,去松鹤的这半个月,就是给她实习的机会,看她是否能胜任店长这一职。
虽然说成立的时间才两个月,但是茶行生意好得惊人,很多人都是冲着珍珠奶茶和泡沫红茶,来光顾这间小店,陈秀琴也是摇茶摇到手酸,才不得不请了两个工读生。开幕第一个月,就创造了三万多块利润的惊人成绩。
陈秀琴和赵婉蓉在何家餐厅,使用餐厅的大桌,在算着帐。这麽多!我没算错吧陈秀琴有点讶异的望着计算机上的数字,我看一下赵婉蓉拿过计算机,看了一眼没错了,我也试算一样的数字五万多……..,卖这个珍珠奶茶,真有那麽好赚!!陈秀琴有点吃惊於帐面上的数字。
妈,我没骗你吧,怎麽样,怎麽样,我们开间分店吧,先开在成大附近就好,成大那麽大,我们就在另一边开间分店吧。
松鹤回来後,化的一部分,目前夜市还没有像2ooo年以後那样,遍地都是大小夜市,每隔几天就一个夜市。在何家住的台南市,现今只有两个夜市,规模比较大的小北夜市,这是每天晚上都有。另外一个永康夜市比较小,也比较远。所以这里是何育华唯一的选择。
何育华和陈秀琴把车停好,两人推着车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这时候台湾的夜市文化还没展到鼎盛,里面的小吃种类没有後市那麽多,但是也不少了,引得何育华口水直流。肉粽、肉圆、臭豆腐、蚵仔面线、烤香肠...等等。南部夜市比较特别的是鱼头、鱼肉粥、棺材板。鱼头,就是一碗汤,里面摆上几颗鱼头,让你慢慢啃,似乎只有南部人有吃鱼头的习惯,在前世,全家几年後搬到台中,陈秀琴想在台中夜市找卖鱼头的就找不到。
棺材板也是台南夜市的特产,先把厚片的土司烤过,然後中间挖各四方型的洞,填上鸡胗、鸡心等等,再把挖出来的土司填回去。这是现在,再过几年烤土司就便炸土司,因为炸比烤的快。可是味道就差了,炸过土司变很油,又过几年,里面的鸡胗、鸡心,变成猪肉,因为猪肉比较便宜。每当有节目介绍到棺材板,陈秀琴就会抱怨,现在的味道都比以前差很多了,找不回那种已经消失的味道。
夜市除了吃的,用得玩得也是很多。十元商品摊、卖衣服的、弹珠台、麻台、捞金鱼、还有多年以後很少看到,专门给小孩玩得小火车,一条轨道上面,几台小火车转着圈子。
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在启人生重回】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九章 夜市摆摊〗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4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