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养成计划第二弹(3/4)
/>
但如果再算上邓稷即将出仕的消息,那真真是三喜临门!>
只不过,邓稷和郭嘉都是持重的人,在没有确定之前,不会告诉其他人。>
郭嘉也连连点头说:“正当叨扰!”>
说话间,他和邓稷往大厅走去,一边走,郭嘉一边道:“叔孙,阿福今年已有十四岁了吧。”>
“恩,快将十五。”>
“那也到了求学的年纪。”>
邓稷叹了口气,不无失落道:“本来阿福是有机会的……只可惜,因为江夏黄氏,而逃离棘阳,错失了拜师学艺的好机会。之前,鹿门山庞公对他很看重,有心收他为弟子,还赐以书卷。前些日子,阿楠也和我说到这件事情,还托付我给阿福找个先生……但这一忙,又拖延了不少日子。”>
郭嘉,沉默了!>
他不是不懂邓稷话语中的意思。>
邓稷分明是想要请他,给曹朋找个名师。>
可这又岂是简单的事情?颍川,是天下闻名的求学圣地,有颍川书院,闻名于世……郭嘉、荀彧等人,都是从颍川学院出来。如果曹朋能进入颍川学院,对于他的将来,必大有补益。>
问题在于,颍川书院能接受曹朋嘛?>
说是有教无类,可实际上还要分三六九等。无名无出身无背景,有钱都未必能进得了颍川书院。>
看看颍川书院的那些学子吧,有哪个又是简单之人?>
郭嘉虽说是寒门,但祖上三代廷尉,也有些渊源。其父,也是官吏,虽官位不显,却有祖上余荫护佑。至于荀彧、陈群等人,皆高门大阀子弟……曹朋一无名声,二无出身,想进入颍川书院,显然非常困难。当然了,郭嘉可以找人帮忙,举荐曹朋为孝廉,然后就有资格进入书院。问题是,郭嘉会帮这个忙吗?他就算愿意帮忙,也未必能找到肯举荐曹朋的人。>
哪怕是荀彧,也不一定会同意……>
孝廉、茂才,每年每郡,也就那么几个名额。>
别说帮曹朋举荐,荀家自己每年还要为这名额争个头破血流,又怎么可能会把名额让给曹朋?>
难,非常难!>
郭嘉不敢接这个活儿,可也觉得,曹朋这样子下去,也非常事。>
他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叔孙,不是我不愿意帮忙,而是……你知道的,名师难求啊!”>
邓稷难能听不出郭嘉的意思,不由得有些失落。>
他这辈子,恐怕是没资格进颍川书院了!原本曹朋能拜鹿门山门下,也是一桩美事……却被黄射,生生破坏。每每想及此事,邓稷就有些难过。他非常期盼,曹朋能有个远大前程。>
郭嘉有些不忍,于是又说:“叔孙,我倒是有个主意。”>
“哦?”>
“颍川书院难入,我确实没有好办法。不过阿福聪慧,如果没个名师指点,的确是可惜了他的资质。我倒是认识一些人,可那些人……你知道,都有些臭脾气。我是觉得,以阿福的聪慧,早晚会成大器。是否‘名’师,倒不重要,关键是这个人德行出众,有真才实学。”>
“那大兄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找先生也不一定非找那‘名’师。>
这世上,有才学却无名声的人,多不胜数……你还记得,早先让我给叔父找帮手的事情吗?”>
邓稷郑重点点头,“当然记得。”>
“其实,我倒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没想到,阿福的人面比我还广,居然找到了郭永。呵呵,郭永这个人我打听过,比我为你找的人更加合适。因为我为你找的这个人,没做过长吏,对那些琐碎事情,也不是很熟悉。不过,你即将去海西县,却需要有个帮手。”>
邓稷看着郭嘉,有些疑惑。>
“大兄,你就直说吧。”>
“此人家住陈留,名叫濮阳闿。>
才学非常出色,擅长《韩诗》《礼》《春秋》。可惜也是个没出身的人,如今在外黄教授弟子。我本想让他帮你,但你刚才说起阿福的事情,我倒是觉得,濮阳闿当能胜任此事……>
对了,文若说,孔文举对此人虽看不上,但对他的才学,也非常敬重。”>
“既然如此,主公为何不征辟他呢?”>
邓稷一语中的,问到了关键。>
郭嘉面颊一抽搐,有些尴尬的说:“这个人,名声不好。”>
“呃?”>
“他曾因偷鸡,被罚作半载;太平之乱,他又从贼……虽说没做过什么坏事,可名声的确有点……”>
偷鸡?从贼?>
这可都是大罪过啊!>
偷鸡是品行的污点;从贼更是气节有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曹贼】最新更新章节〖第121章 养成计划第二弹〗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29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