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两湖‘着佃交粮’政策(2/2)

佃地主的田来耕种,被称为“佃户”。佃户每年要把大部分耕种收获缴纳给地主,称之为“租”。封建官府保障地主收“租”权,地主则从所收 “租”中拿出一部分向封建官府完“粮”,也就是缴纳农税。故而地主又叫业主,因为要向官府“完粮”,又被官府称为“粮户”。佃户交“租”,粮户完“粮”,所以“租”与“粮”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

而太平军在大部分地区采取的是“着佃交粮”的办法,因为‘圣库’按比例收取的钱粮并未减少,但佃户负担却大大减轻了,因为地主剥削的那一部分实际上已经取消,穷苦百姓对此是极力拥护的,因为他们重新获得了土地,这也是广大佃户为什么仇视清朝而拥护太平天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太平军即使最终败亡时,很多太平军战士也坚持到最后,直至壮烈牺牲,满清史志也记载“其效死不去者皆乡人”。这里的“乡人”正是贫苦农民,也就是“着佃交粮”政策的受惠者,后来毛太祖打天下,凭借的正是‘打土豪,分田地’,继而‘得民心者得天下。’

凭心而论,贵福哥是想执行“照旧交粮纳税”的,因为这样能保全大部分中地主,因为在满清社会的金字塔结构中,这部分地主和富农垄断着化特权,即所谓识断字的社会精英,贵福哥以后想发展本国经济,实业兴国,就必须鼓励扶持这些‘精英阶层’向资本家转化,从而形成本国的资产阶级,一步步将中国转变为成一个工商业发达的庞大帝国。

但是,贵福哥现在颁布幼主诏,却是立即在两湖施行“着佃交粮”,就是将土地分给实际耕种的佃户!

这正是因为贵福哥考虑到了湘军的因素才做出的决定,因为曾国藩组织湘军出省作战之后,数万湘军官兵通过疯狂的抢掠屠杀积累了庞大的财富,所以回到家乡后,发了血财的湘军大军官纷纷买房置地,普遍成为湘鄂两地的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群体,而湘军与太平军鏖战七八年,彼此早已结下化不开的血仇,贵福哥督军西征,一连几场大战,更是将数万湘军一鼓聚歼,因此这滔天仇恨可是不死不休啊。

既然如此,贵福哥就决定彻底清算荆楚地区的地主土豪,不留后患,这第一步分地,就是让普通老百姓得实惠,使两湖地区的广大贫苦百姓站到自己一方,孤立那些湘军地主和富户。接下来就是发动群众斗地主了,贵福哥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会以百分之十的赏格,让百姓们踊跃举报那些湘军军棍军痞们藏在家里、埋在地上的劫掠之财,染血金银···

也就是,贵福哥借着实施‘着佃交粮’政策,马上就要在两湖地区掀起一次轰轰烈烈的‘斗地主,分浮财’运动,因为稻穗一片金黄,马上就要收割了。

在黄金的调度下,一队队扛着洋枪,背着连弩的近卫军战士正分赴两湖各处乡镇府县,做好了镇压地主暴动的准备,秋收之后,必将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本部来自看書网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凡人的篡清之路】最新更新章节〖第40章 两湖‘着佃交粮’政策〗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29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