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徐州之战(36)(2/3)
的兵力对分析,由专门的士兵进行讲解,不仅是市集,城门府衙军营前都有着告示牌,两边站着五名士兵戒备,由其一人讲解,每一班执勤一个时辰。
士兵们把敌我兵力对付分析的头头是道,让每一个百姓都知晓了原来寿春和许都的联军根本没有任何威胁,别说对梧县构不成威胁了,是徐州他们也休想攻打进来。
这样的安民告示,可以说彻底让梧县百姓打消了顾虑,一瞬间好像之前还让他们人心惶惶的徐州之战便完全不算什么了,大家继续着日常的生活,甚至连城门都不关闭,平日里百姓们该干嘛继续干嘛。
这样的情况是真的让他们打消顾虑的,以往的情况,那可是一有风吹草动,紧闭城门,虽然不会坚壁清野,但是不许出入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回却完全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然也会有人因为这样怪的情况发出疑问,说着是关羽欲盖弥彰,说明梧县已经十分危险了,不过这样的言论很快失去了市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关羽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换做你我,实力真的悬殊,还敢这么明目张胆开着城门等人家来攻击,这不是傻吗?
村口的二傻子都不会干的事情,关羽会做?
当然不会,关羽并没有进县衙,而是住进了校场,当然他完全可以喧宾夺主,不过没那个必要,当然军管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只是接受了城的防务与四门的防守,至于梧县的治理和治安,还是要衙役与郡国兵配合,他们是不会出面的。
关羽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梧县,他在校场的主将房间里,专门让近卫假设了梧县,沛县与取虑三地的沙盘,研究着各种可能,巨大的少盘之标注着摄山营,但对寿春军与曹军却并没有任何的指示,毕竟他也不清楚他们现在在哪。
但是通过沙盘演示,其实关羽还是能够做出一些准确的分析的,如说当他们进攻沛县时,他们的反应会如何,如果他们离开之后,敌军一旦偷袭,又该如何防备,可以说关羽把敌军进攻沛县的种种可能都算计了出来。
但是这并没有让他高兴,而在他身边的周仓等人虽然议论着,他眼神一直停在背着双手站在沙盘前的关羽身,久久不语的关羽是非常异常的,这与以往的他完全不同,这说明,第三次徐州之战,并没有那么简单。
说实话,在战前关羽是不会把任何压力转向士兵和将领的主帅,他把压力都扛着,对所有人都会摆出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表现,但是他心清楚,这一仗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如说现在的情况,敌军在暗我在明,也许你可以说我们已经做到了最好,但是一定会有盲区是你自己说不知晓而又是裸露在敌军眼皮子底下的。
所以他现在做出的推演,只是通过刘澜的消息已经自己斥候探来的消息做出的一些推演,又或者是对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推演,但是敌人现在却在暗面,你并不知道他真正的目的会在哪里。
可以说,当他听说寿春军进入兖州境内,并且消失之后他明白了,徐州之战离开战不远了,如果敌军真的要进攻,那么是不可能让你知道他在哪里的,这往往都只是一个假象,是在迷惑对方。
声东击西,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因此被骗,而在第一次徐州之战时,主公刘澜下江东可不同样用了这一计吗,当所有人把眼光都放在了青州,当大量物资被运往临淄的时候,当时全天下人都要相信刘澜要配合公孙瓒南北夹击袁绍了,可最终的结果呢,是孙策被他们打了一个猝不及防。
而这一回,对象变成了曹袁联军,可以说从张勋消失的那一刻说明了徐州之战已经开启了只等着人家说明时候来攻徐州了,甚至可以将这一天描述成第三次徐州之战真正开启之日。
那么关羽在做出一些战略部署之后,却发现不管他如何应对,其实都不是很安全,毕竟是被动防御,又怎么可能万无一失呢,但是他真正怀疑的是,曹操攻打沛县的意图,因为他虽然没有何刘澜碰头,洽谈徐州之战的作战部署,但是从刘澜透露来的这些消息能看得出,其实刘澜对曹操攻打沛县的真正目的并不感冒,认为他真要攻打沛县,那么他的意图太过明显了,完全不可信,他一定在隐藏着什么阴谋。
而刘澜给出了其的一个答案,佯攻沛县,真打下邳,调动关羽主力到沛县之后,转而进攻下邳,这个计划,不可谓不妙,但太简单了,是人都能想到,而要应对其实也很简单,是留些兵力防御取虑,只要能扛得住敌军三五日的攻城,那么他们的主力能够及时回来救援,所以敌军这个意图关羽觉得不大可能。
他们如果真的用了这个办法来攻打徐州,那么他们有了十足的胜算,不仅能击退他们,还能乘胜追击一举夺下兖州和寿春,彻底掌控原,与袁绍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所有关羽的推断,还是更相信曹操的意图绝不可能是下邳,一定是其他地方,甚至可能曹操压根不会进攻沛县,这样的思路,完全与在徐州城的关羽和徐庶不谋而合,所有现在关羽有些头疼的焦点也完全与刘澜一样,因为他实在想不到曹操和张勋如果不攻打沛县的话,还能从哪个方向进攻呢?
攻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汉龙骑】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徐州之战(36)〗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104/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