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再见萱萱(1/4)

对于已经不是第一次跑到塔山的我来,虽然这里遍地皆是奇花异草,山萌绿景,但此刻早已不入我的法眼,我再不会像之前那次来到这里的时候,站在山上看着匍匐在我脚下的磅礴地势而感到壮观,甚至惊骇;印象中,第一次来到这里我站在一块凸起的大岩石上面忧郁的望着四处的广袤奇观,内心不禁联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当地美妙,只是那时我又想了,美妙的风景也未必能够陶冶的了所有人,大千世界,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另类。1;912;;5991;4;;1;19;19;19;;6;1;5;5;1;8;1;21;;6;1;9;11;09;;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看那里。”梁茹伸出手,指了指前方的一侧念堂。

放眼观望,念堂屋檐之下,挂着一幅“开光法物。”引念堂一侧,转眼即可看到几位中年男女正倚靠在一根大石柱上面娓娓而谈,一个个地笑容灿烂,瞧的那神采奕奕口不停歇之模样,当时我猜测这些家伙必然是在调侃吹嘘,又或者是在破天荒地讨论那些堪與。

静立在远处,看着那些人我当即咽咽了一口唾沫,然后对梁茹道:“走,我带你去看塔。”

就在我们继续往山顶行走,忽然一座古刹矗立在我们眼前。

看得这间古刹门前高挂着一块大地匾额,“曧华寺”三个金字熠熠生辉,我识得这是楷体字迹,写的惟妙惟肖。

梁茹一样古里怪癖地看着这间古刹好长时间,这妮子看向我的眼神开始掺杂一些复杂,我知道她是想进去看看。

忽然之间,我想起了在之前我初来这里的时候,在这古刹里面遇到了一个鬓白发的神秘老人,从他苍老的面庞上可以看出,这老人的生命不知历经了多少年岁月,时光在他脸上留下了深刻的皱纹,但是却抹不掉他脸上遍带的那股慈祥。

我清楚地记得老人当初对了了一些很奇怪的话,全然皆是一些让我将信将疑的堪與之术,一时间的天花乱坠,给我一种云里雾里的虚幻感。我知道那位老先生并非寻常人,对于他之前对我的话,我觉得未然不可信否。只是,对于那些一向被人们声称只有骗人的神棍口中所出来‘堪與’之术,从心理上确切来讲,我真的不存有半点兴趣。

记忆中,老人跟我讲了不少关于南京的事情。老人告诉我,朱自清曾经对南京评价“贩夫走卒皆有六朝烟水气。”这绝对不是虚话。另外,南京还曾经为过六朝古都。老人还对我了,南京东有紫金山石蟠,西有石头山虎踞,南有秦淮河,北有玄武河,则刚好凑足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像,一直以来南京都是历代堪與家王气所钟之福地。

再次进入曧华寺,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次看到那位老人,从他上次跟我谈话之中,我好像记得老人对我了他不是这曧华寺里面的人,而是一个堪舆家,祖籍刚好是南京。

堪舆,对于这两个陌生的字,现如今的我,早已不再彻底地不知晓,所谓的堪舆学,即风水学,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献被保留下来。由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本有仰观天象,并俯察山川水利之意,后世以之专称看风水的人曰:“堪舆家”,故“堪舆”民间亦呼之为“风水”。然或有称“堪舆”不只看风水而已,而应分五部份,曰:罗罗、日课、玄空学、葬法及形家。

再次看向曧华寺里面的那些佛像,此时的我已经没有了上次的那种激动澎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的平静。至于梁茹,就好像我上次与周亚飞、韩铧、李龙飞三人来的时候一样,面对这些庞然大物,从而激动到脸色微微抽搐,身体间隐隐有一股强烈的激动感。

走过去拍了拍梁茹的肩膀,当时我劝她不必在意那些佛像,需要的是用眼看看过过瘾就行,没必要想其他的。

梁茹“哦”了一声,然后在此间古刹当中四处走动,到得最后却忍不住过去买得几株香点,朝向着中间最大的那个弥勒佛跪拜,磕头许愿。

当时我站在一旁看着,也试着猜想梁茹会许下什么愿望,而她所许下的愿望又会不会与我有关呢?

关于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毕竟梁茹此人有时总会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似乎总是可以在别人猜测她心事的时候,给得他人一个狠狠地挫败。

梁茹许完愿后,她直接拉着我的手欲要离开。本来我是想要问她到底许的是什么愿的,然而我又觉得这样不好,所以当时我便没有开口。

就在我们走出古刹的那一瞬间,我看到门前正有一个老人朝向着我们走来,看着那个身穿一件古朴黑衣的老人,当时我忽然笑了。

“老先生,你还记得我吗?两个月前我曾经来过的,那时你还跟我你懂得堪舆学,你还记得吗?”

老人冲我笑了笑,随即发出那苍老的声音:“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孤城印记】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章 再见萱萱〗地址https://wap.xbqg9.net/2/286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