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1/3)

第五十章

李艳没想到乡亲们这么热情,这么慷慨。[&][].[].[]听王嫱遇到了困难,大家当即就纷纷解囊捐粮。人们把粮食堆在王娉家的院子里,一下子堆成了山。

王娉边接收粮食,边喊:“我替我姐谢谢大家啦。”

李燕突然想起一件事,:“现在是雨季,这么多的粮食别让雨浇了,得想个法子。”

王娉点头:“对对。”接着指挥着搭起了帐篷。

李艳帮助王娉张罗着接受粮食,心里乐开了花。乡亲们心肠好,豪爽,一下子捐来这么多的粮食,昭君公主听了,肯定会高兴的。

李艳悄悄问王娉:“乡亲们为什么这么热情呀?”

王娉也悄悄地告诉李艳:“我姐王嫱为了汉匈两家的和好,舍身远嫁匈奴,得到了全村,不,全县,反正知道王嫱的人都佩服她,都尊敬她。这不,听王嫱那里受灾,所有听到消息的人都捐粮,有的人还捐钱。看吧,明后天受的捐粮更多。”

果然,更多的粮食堆起来了。看到这么多的粮食,李艳的眼睛湿润了。乡亲们真是好样的,她心里暗暗替昭君公主表示感谢。

李艳估摸,差不多了,这些粮食要是装到车上,也得几十车。

李艳瞅空去自己的家里,看望自己的父母。李艳和昭君公主的家乡在同一个县,离不远。

李艳的父母其实不知道女儿现在去哪里了,女儿失去消息已经快两年了。他们甚至以为女儿遭到了什么不测,以为已经离开他们了呢。

女儿突然出现在眼前,真的,还真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抱住女儿哭,哭的天黑地暗。“你还活着?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你真心狠,不知道我们想你吗?”李艳的父母哭着。

李艳也哭,:“我知道你们想我,我是没办法,自己回不来,又没法告诉你们,对不起呀,女儿不孝,让你们二老担心了。”

接着,李艳把自己的经历,跟父母了一通。

“啊,你在遥远的匈奴?什么,王瑞也在那儿?去那么远的地方干什么,人生地不熟的,你们真是的。”父母在嗔怪他们。

李艳又把匈奴遭灾的事情了。父母一听,一下子急了。“这可怎么办?你们怎么生活?”他们着急地。

“你这次回来,就是为这事?”父母猜到了。

然后,父母互相商量:“女儿那里遭大灾,我们作为娘家人,不能看着不管,理应帮忙。我们帮女儿度过难关。”

父母:“吧,怎么帮你们?”

李艳又一次抱住父母,动情地哭着:“女儿没消息快两年了,你们不但不怪,而且还要帮女儿解决困难,女儿不孝,不孝啊。”

许久,李艳稳定了情绪:“粮食方面,昭君公主家里那边准备得差不多了,现在就缺牲口吃的草还没准备,咱们就准备草料吧。”

父母:“这好办,找人去割草,捆绑好,运走就行了。”

李艳的父母找了好多人,上山割草。那一年真是风调雨顺,野外的草木繁茂,草长莺飞。仅仅一天的时间,就割了山一样的草。

草跟别的东西不一样,割下来以后,还得晒干,才能捆绑,才能装车运走。也就是,拿走的只能是干草。

李艳发现,就是干草,也足有几十车。

现在,粮食和草料都有了,李艳犯愁的是运输问题,这么多粮草,怎么运走?

李艳又去和王娉商量。谁知李艳一提这个问题,王娉看着李艳着急的样子,竟然乐了。

李艳茫然地问:“你乐啥?想办法呀。”

王娉:“这个问题好解决,咱们去找秭归县令,让他帮助解决。”

李艳不解地问:“官方给解决吗?”

王娉:“我姐远嫁匈奴,替皇上解决大问题,皇上很感激她,给我父母送来很多的金银财宝,给予嘉奖。因为自己的地盘上出了好事,秭归县令也脸上有光,那些年秭归县令经常来我家,问长问短,很是热情。几任县令都是如此,一直到今天。没事,明天我们俩去找他,肯定好使,放心吧。”李艳听了,将信将疑。

第二天,王娉和李艳去找秭归县令。

秭归县令一见王嫱的妹妹王娉找他,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

“哎呀,王娉来啦,稀客呀,请坐。”待二人落座后,又毕恭毕敬地问:“今天怎么有空来到敝县?”

王娉郑重地:“我姐派使者来了,就是她。”指着李艳。

谁知秭归县令一看李艳的样子,笑着:“她是来使?来使应该是匈奴人呀,怎么是汉人,而且是个女的?”

王娉问道:“你知道她是谁吗?她是王瑞的内人,我们老乡。”

看来秭归县令也知道王瑞,惊奇地:“啊,王瑞,也是咱们秭归的英雄。”然后,面向李艳:“大姐也是女中豪杰,这么远的路,一个人赶过来,不容易。”

王娉自豪地:“那是,我们李艳会功夫,而且功夫还很了得,从跟王瑞一起练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王昭君的保镖】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章〗地址https://wap.xbqg9.net/2/28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