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精神探讨(1/2)

谢迅已经没法接话了,他在深深的思考,不停的重复他的话,去理解和分析。如果说,人目光放远,看到不是万事皆悲,那么,这就是他内心所追求的东西,也是超然物外的世界,正因为无法企及,所以只能感悟到万事皆悲!

唉,这里面竟然一句话引出这么多深刻的思想。谢迅此时的心情,难以平静。

雷鹤叹了一声,说:“钱老在文史方面是个天才,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学贯东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懂得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语言,你不觉得奇怪吗?”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有了这么巨大的成就,蜚声中外,这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天才和智慧才能造就的,他这里异于常人。”雷鹤用手指了一下大脑。

谢迅不明白,疑惑不解的看着他。雷鹤问道:“就拿你来说吧,你的智力不低,在同学中,也算翘楚。阿国平时不和我们一起玩,他死记硬背,整天关在家里学习,成绩也就是上等够格。但为什么你平时不做作业,整天和我胡闹,上课也不用心,却成绩比他好?”

“还记得我们上课互相画国军和红军吗?画飞机坦克大炮,被老师没收了多少作业本?写了多少检查,到最后,你发明了用复写纸复写下一大堆的检查,只要到时我们签个名就可以交上去了,不用再为写检查烦恼了,对吧?”

谢迅点点头,想起这情景就笑了出来,心里一阵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你现在再用心去想一下,为什么你在那样的状态下,依然考试成绩在他之上?这归功于什么?你的智力吗?我不这样认为,智力是什么?你再思考下去,至少你这里比常人要高级得多。”指指他的脑袋。

谢迅有点明白了,但还是出触摸不到他说的那种境界,于是,他说道:“你说得明白一点,我只是有粗浅的朦胧感。”

雷鹤说道:“这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你不懂。钱老的大脑精神层面是天生的被开发出异于常人,如果用现代科学来讲,就是大脑的一些区域比别人广,包括记忆,逻辑,分析,声音,文字,等大脑区域。所以,他才会很容易的学会了这么多的外语。”

“同时他也很容易的记住了这么多的历史资料,和中外文学资料。更是在超乎常人的分析和研究之下,写出了这么多的巨作,可见,这才是钱老成功的真相,这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和俗人说的精神层面是二个概念,别混为一谈!”

“就拿你来说,你只要看一次就能记住了,常人要看三四次还不一定能全记住,这就是精神层面的差距。也是大脑开发度不同带来的结果,同样,你听老师讲一次,你就会解题了,常人就要化好多次计算,才能做对答案。”

“记忆越好,理解能力越高。古话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当然,钱老不但是记忆超群,他对声音和图象还有文字,是天生具有敏感性。”

谢迅完全明白他的话了,不由冒出一个想法,开口问道:“你现在的精神层面,是不是也到那个程度?”

雷鹤笑了一下,说:“你猜!”

谢迅心里有点懂了,他的一双眼睛不再迷茫了,眨了几下,望着眼前这个同学,感觉无形中的距离又被拉远了。

雷鹤说道:“你让随便那个散文作家,去学钱老,写下一篇长篇巨作试试?保证让你惨不忍睹,这不是为之而可为的事,这是一个习惯问题,也是一个专业领域问题。但,钱老做到了,这就是他的优势!”

雷鹤想了一下又说道:“《围城》,这是钱老的巅峰力作,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捉。《围城》所描绘的,乃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

“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从自以为天佑神助开始,从意识到造化弄人结束。《围城》中时起时伏,处处申说的,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经常是事将成矣而毁即随之,浪抛心力而已。”

“许多人终身处于“围城”境遇而不察,因此,“围城”完全可以作为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钱锺书先生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寄慨遥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但真正开窍的有几个?”

“当然,钱老也有其缺陷之处,那就是精神层面没有被完全撕开。否则,他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钱老,而是另一个李叔同,成为另一个弘一大法师。”

“李叔同也是个才华横溢的大师,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隐曜文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八章 精神探讨〗地址https://wap.xbqg9.net/2/281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