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口浪尖 (二)(3/3)
变得不可控,而一旦失控,财政支撑不了这样的支出。到时候恐怕就不是简单就能把事情了结了,那会严zhng的影响到党委政府声誉。可以说演变成一场信誉危机也不为过。”
兰超华也想得很远,很周全,陆政东既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想保住杨刘广,肯定是有底气的,但是他也说了焦云商榷修正的地方,要从根本上否决,那就得找到其中最为关键点,一步到位彻底否决,而舆论和压力就是一个最为有利的炮弹……
事实上陆政东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会和周书明出现再一次真正的对抗了。
周书明很强势,但也不能说不会妥协,相反周书明很善于妥协,恰到好处的妥协。这与他长期从事党委工作有关。什么时候妥协,如何妥协,他都能够很巧妙的拿捏时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在任何问题上都要选择妥协,作为省委*书记,如果在一些他自认为是原则问题上都可以妥协的话,那么他这个省委*书记就真的失去向心力了。
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原则问题不容妥协,现在四平八稳的干部实在太多,真正能够让一地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平心而论有几个?实在是太少了,改革需要勇气,不能让改革者既流汗又流泪,对于这样体制中的另类不能一竿子打死,因为另类,他们注定走得很累,更稀缺,所以更应该保护,这就是最大的原则。
这事实上是观念的冲突,对于有的领导而言,杨刘广这就是麻烦的制造者,这一点陆政东同样能够理解,但并不敢苟同。
不过陆政东对于说服更多的常委心里也没有把握,事实上省委班子里因为对这件事的认识,以及考虑到曝光之后高层的反应以及因此带来的有形无形的压力,都会影响到常委们最后的决定,在这件事如何处理上显得要更为复杂许多。就像祁玉民这些人的心思更难以捉摸。也许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时间段里就能有不一样的答垩案。
该来的迟早要来。虽然陆政东也一直想要避免碰撞,实现平稳过渡,但是如果因为想要回避可能带来的冲击就丢弃了自己所必须要坚持的东西。那么自己这个省长也就一样当得不合格了,什么东西能可以退让,什么东西不能舍弃,陆政东自己很清楚,有些东西那就必须要要坚持到底。哪怕会遭遇失败和挫折。但那不重要,这是为官立身之本。
果然在临时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不少人也对焦云的事情持批评态度,当然周书明和他还没表态。
但周书明的态度在之前的沟通上他也是有所了解的,周书明虽然没明确的在他面前表明观点。但倾向性多少还是看得出来的、
陆政东非常清楚,如果他不表态支持。那么杨刘广即便不去职,也难有所作为了,所以陆政东没等常委们发完言就打破惯例率先发言:
“我认为焦点访谈中曝光的问题要重视,对新闻媒体指出的问题,要坚决纠正”
陆政东没有绕弯子,而是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但改革的方向没错,继续坚持。就此就一棍子打死,改革就得敢试、敢闯、敢冒险,焦云从一定意义上是逼出来的改革,与其穷困下去,不如坚定的改革,而焦云在改革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也留下了很多东西,其一就是改革创新,第二是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焦云原来也是一穷二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和精神,才会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艰苦奋斗已经深深的融入焦云成为这个城市的品质,这里面杨刘广肯定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改革年代,我们一直口口声声说要宽容改革,要善待改革者。也有人讲选择改革就选择了痛苦,改革者要有承受痛苦的精神,要忍辱负重在质疑中前行,就首先要自己战胜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改革者,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给他们理解和支持,对于对于杨刘广在焦云到底干得怎么样,不要急于做出结论,而是应该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可以邀请媒体参加,通gu认真得的调查研究,掌握最基本的事实,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再拿出处理意见,我看这样做才最为客观……”(……)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重生之政道风流】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口浪尖 (二)〗地址https://wap.xbqg9.net/2/2754/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