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自己人(2/3)
来越高,就像一柄高悬在投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给人以威胁,但是却始终没有看到那柄剑落下来。
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高尔夫球场项目基本上都是获得了地方政府许可,最起码也是默许的,其中不少还是政府招商引资项目,一qi手续办理,打擦边球。这都是开发商和政府早已经沟通好了的。一个高尔夫球场对周边土地价格的拉抬效应难以想象。政府同样可以从中牟取高额利益,所以在应对上那就变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地方政府态度**,只要地方政府有利益牵缠其中,中*央的清理也不过就是一阵风而已,顶多也就是处罚几家走走过场。
但目前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宝贵性,你应该是有所了解的,这个应该是一个大方向。中*央在土地资源问题上把绳索收紧这是必然的趋势,
“举个例子,西原市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保有量以及人均占有量来看,最多只能有几座高尔夫球场,所以还是要严格把关。”
沈罗安苦笑道:
“省长,其实这一点谁都知道,可是真到了下面有些干部恐怕就不这么想了,你那个区有了,我这个区也得有,而且确实高尔夫球场对拉升地价有好处。这就更让他们有理由了,振振有词称这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自己没有落私人腰包,没从中得利,也就有胆量违规操作。”
陆政东考虑了一下道:
“有这个打算的,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才刚开头的,这必须要卡住,至于已经建成的违规项目,要查处,难度有多大?我需要你做个评估,我的想法是如果不依靠中*央的压力,我们省里能够做得下来,我们就要坚定不移一鼓作气做下去,但是如果难度太大,牵扯面太宽,可能会卡壳,那么我们宁肯不做,等一等,看中*央的态度,全力卡住后面这些蠢蠢欲动的!不能破坏高速公路建成之后的经济发展规划。”
沈罗安一听神情不由一松:
“省长有这么个态度,那我这方面就好开展工作了。”
陆政东道:
“我的态度就是必须要遵守中央的相关规定,在这一点上我是不会有任何的含糊的。”
沈罗安一听不由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看来所传不虚,陆政东确实对下面的人要求也很严格,但同时也充分的理解下面的人的难处……
陆政东没过几天,新晋的安新市委书记也揣着一份厚厚的资料进了他的办公室,是关于安新修建地铁或者轻轨的一个初步设想,陆政东若有所思,实际上这份资料在去年罗浮黎就给他提及过,但是他并未太在意,没想到安新工作效率如此之高,现在究竟已正式以规划方案的形式上报到了省政府了。
“有没有考虑过会太过于超前?”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
唐中凯是搞建设出身的,在安新曾经分管过很长时间的城建这一块,在陆政东当市长书记的时候啃了不少硬骨头,可以说也是对安新硬件设施的改变起到了很大作用。
唐中凯的工作热情和效率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以其风格在安新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相当合适,现在的安新还没到小富即安的地步,必须要有这样一个有着强烈务实风格的市委书记来推动安新新一轮的发展。
“省长,根据现在安新城市发展的度来看,我们当初的展望都还有些落后了,我们原来预计八到十年后安新可能会需要承受较大的交通压力,但是现在看来,我们的预测至少提拼了三年,甚至五年,也就是说最早三年,最晚五年,我们安新市区将面临相当严峻的交通压力,所以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提前开展工作。”
唐中凯语气很郑重,脸上看不到以前惯有的轻松随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双方的身份都生了变化的缘故,或许是在陆政东办公室里,这也是唐中凯成为市委书记之后第一次专程来陆政东这里作工作汇报,同时也是来省里参加第一次省委常委会。
西原的城市规划方案国*务院发改委也正式批复了,去年开始西原就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推进建设,这样的城市规划为西原的发展带来的拉动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说其他,在房价持续不断的高涨的背景下,就是这样的规划出来的土地收益都是一笔不菲的财政收入。
看到西原奋起直追,安新市里的一班人都是有了一种危机感。
陆政东是乐于见到这样的竞争出现,但这样的竞争必须建立在良性的基础上。
“省长。按照我们安新发展势头。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人口增长每年的人口增长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而车辆增长更是迅猛,虽然我们安新市里地面交通建设展也很快,但是对于这样迅猛的增长依然有不少差距,我们担心在未来几年里这个缺口可能会越来越大,安新现有地面交通建设已经是非常努力了,但是现在看来只能算是堪堪够用,而未来几年会很快出现城市拥堵现象,那会削弱我们的城市发展竞争力。现在我们安新也有足够的财力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有钱就是不一样啊。”
陆政东笑着道: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政道风流】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三章 自己人〗地址https://wap.xbqg9.net/2/275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