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顺势而为(2/2)

性,企业职工就业的渠道也很多,我们在这方面确实是有困难,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说实话,对于现在所面对的这个层次,陆政东本不需要讲这么多,甚至本不需要以如今这种精神面貌去面对,但是他必须强调,陆政东不得不,在微露锋芒的同时,还得让人觉得真诚,至少表面上得让人这么觉得。

在体制内做实事的干部很多,但真正让人觉得神情举止异常真诚的,却并没有几个。一句话,他们的所做所为,很少能真正的感动别人。缺乏必要的感染力!

许多有真才实学的骨干能人,常常被上级领导认为恃才傲物,盛气凌人,就是这个道理。他们不能让上级领导感觉到他们的真诚,他们不能以他们的行为才学感染上级领导。反而遭受上级领导的怀疑和猜测,认为他们是在表功,认为他们可能会威胁到自身的官位。

在市长办公会议结束之后,陆政东和詹继东谈了一次话。

对于这次谈话,詹继东和陆政东两个人都是心照不宣,陆政东是暂时解决了曾怀德的事情,现在他需要稳住詹继东,让其在安新停留的时间更长一点。

而对于詹继东而言,曾怀德现在态度发生了变化,是否能够顺l调离安新也变得模糊起来,既然现在陆政东也表xin出愿意缓和关系的意愿,他更是求之不得。

因势利导,随变而变,把握大势,这是一个领导必备的素zh。

“你讲得很好,我们有些干部由于学历不够高,眼界不够深远,看待问题,始终围绕着这十里八村的一亩三分地,不能自发地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视角去深入研究。这点,我很欣赏也很佩服你们这群年轻干部。我们啊,是老了,以后,就完完全全是你们地天下了,呵呵。”

“詹书记,瞧你说的。您才多大岁数,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陆政东笑了一下道:“其实啊,我今天那番话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只有锅里有,那才可能碗里有,如果所有国企的锅都破了,那大家也就不要再瞎忙活了。”

詹继东点头赞道:“说得好,说得好。”只有锅里有。那才可能碗里有,只有把国企盘活了,市里的财政状况才会得到好转。”

詹继东笑着道:

“这比喻形象。这比喻贴切。”

“这一两年,你放心。我今天给你交个底,市委这边肯定会配合好你政府那边的,咋们也不来那些虚的假的,争取为安新市民,多做几件好事实事。”

詹继东的话里依然是有点带刺,市委配合市政府,显然是有所指,陆政东故作不知,谈到了财政问题,毕竟这是大问题,是决定安新市是不是有充足的资本进行二次扩张二次发展的决定性问题。

为了这个,陆政东曾绞尽脑汁,产业升级和吸引外资那种老生常谈就不必赘述了,那是必须地,并且是已经见到成效的,陆政东和詹继东谈得更多的是,吸引内资。

陆政东这儿的内资特指,中央那些超级航母(央企)下属地分公司和子公司。

老实讲,这就是高官子弟从政的优势所在,不仅能往上从各部委要到政策,要到支持,要到资金,要到评级,要到项目,要到人才。交游更广阔的,甚至能和那些总资产数千甚至上万亿的央企老总直接搭上话。

对于安新,只要能得到其中一家或者数家的政策性倾斜,那发展,就将是极大的。

咋们不去说“央企在地方上建立分支机构”这种大的没边的事儿。但子公司,孙公司,甚至孙孙公司呢?就算是光为了某个项目特地组建的项目公司,也绝不容地方党政领导小觑一二。

不说实际经济价值,陆政东只谈了些隐性的,间接的,便讲得詹继东眉开眼笑了一番――他现在急需要一些更加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样不管是走是留,都是大有裨益的,哪怕就是有些东西只在计划上!(……)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重生之政道风流】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章 顺势而为〗地址https://wap.xbqg9.net/2/275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