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底线,不可逾越(2/3)
都紧盯着媒体关于服务这一块的报道。
市里的各主要媒体对此事都进行了报道,市里的晚报以一个整版把陆政东市长作为一个普通人所遇到的遭遇,以及陆政东一再叮嘱港务局和客运总站的领导不要过重的处理当事人,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市民们都纷纷给报社写信或者打电话,诉说他们所遇到的同类问题。特别是陆政东受到辱骂还特别叮嘱相关单位的领导不要严s处理当事人。而是要按制度办事。要通gu教育和思想认识来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更是赢得了很多人的交口称赞——既有容人之量的大将风度,又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晚报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以晚报记者明察暗访和市民来信反映的情况做了一系列报道。
这个话题引起了全市广大群众的共鸣,市运输系统和旅游系统是首当其冲,成为市民诟病最多的,市商业系统和宾馆饭店也也是感到了压力,这些系统的主管部门都相继出台了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的措施。
关于这些报道,稿件写完到刊发。事前、事后陆政东都不知道,也没有审稿,但安俊义还是在其中做了不少的工作的,准确摸清领导意图,是秘书长必须具备的本领之一。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把这种意图不显山不露水地贯彻好,是考察一个秘书长能否胜任的关键因素之一。
陆市长显然是将作为在安新真正亮相的第一个举措,从内心深处想在这件事情上有所作为,安俊义看得出来陆市长这一次是真满意。
“市长,没什么事情,那我先出去了……”
安俊义见陆政东很满意。便欲出门。
“哦,还得麻烦秘书长一下。请立伟市长来一趟。”
安俊义于是点头除了办公室,心里想着,新市长虽然年轻,但在政zh手法上还是是很有两刷子的:切入点选择得很准确,一再交代不要从重处理当事的职工,而且将这件事定义为一个普遍现象,半句没有批评具体的单位单位领导,实际上这比用严厉的批评更管用,这些管理部门的领导一个个都跑到市长这里来汇报工作了,同时也将自己亲民的形象展示在安新老百姓面前,真正达到了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发出其声音的目的……
而陆政东请周立伟到其办公室恐怕还是因为市里灾后重建最重要的流溪河大堤开工仪式事情,常务副市长周立伟是打算请党群副书记钟柏发出席,显然是不看好陆市长,而讨好钟柏发等人了,这是试探陆市长,就看陆市长是个什么态度了……
常务副市长周立伟办公室在八楼楼,敲门进去时,周立伟正在打电话,交代着流溪河大堤开工仪式事情,看到安俊义,便长话短说挂了电话,问:
“秘书长有事?”
安俊义就把事情说了,就把自己来的意思说了,双手顺势将一份关于财政工作的文jin呈给周立伟,道:
“常务,有份文jin还得请你过过目。”
安俊义客气了一下,道:
“财政局让我把把关,我哪有那个水平,就想请常务过过目,钱袋子的事情,马虎不得。”
周立伟嘴里说着“好的,好的”,接过文jin,放桌子边,眼睛却盯在安俊义脸上。他的目光有些怪味,普天成被他看得很不自在,意味深长地又盯了他几秒钟,道:
“俊义啊,最近怎么气色不好,可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安俊义的心一下就腻味了,周立伟这句话,还有说话时的表情,让他忽就意识到什么。他硬挤出一丝笑:“最近身体是不大对劲,常务您先看,我就不打扰了。”
周立伟也不挽留,只道:
“俊义,别把自己累着了,工作要大家干,我看你下面那些人闲的,就你一人在忙。文jin等我见完陆市长就看,过会儿你让小赵来拿。”
安俊义又说了句:“那就麻烦常务了。”然后就告辞出来。
安俊义再次回到办公室,感觉就跟前面完全不同,前面从陆市长那儿出来的好心情被一扫而光,虽然刚才他面上绝无半点不好气色的,不管多大风浪,他心里都装得下,也必须装下,不会也不能挂到脸上。官场风雨二十多年,他也算是久经考验了的干部,但一个人的时候,他的脸色一下就阴沉了下来。
他之所以心情一下变糟糕,还是因为那些流言,那样的流言能够听到他耳朵,也就说明已经流传甚广了。三人成虎。流言如刀。这是有些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让他靠边站了,周立伟刚才那话一半是带着挖苦的意味,一边也是幸灾乐祸。
这就是人在江湖,安俊义不想得罪周立伟,但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的,结局一开始就摆在了那里,由不得人选择。正职跟副职是天生的对手,这在官场已成铁的定律。如果一心一意跟着正职。在副职眼里,自然就成了敌人,就成了“帮凶”的,而不是别人眼里神圣的“幕僚”,尽管对他们也毕恭毕敬,从不抱什么阴暗的目的,但仍不能阻挡他们把你划到敌对的那一面去。安俊义已习惯了这种划分,事实上你想做所有人的朋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政道风流】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底线,不可逾越〗地址https://wap.xbqg9.net/2/275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