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下乡(1/2)
那时候的付县长,一般是没有专职秘书的,县政府办公室都是采用人跟人的办法,一个跟一个,金恩华很是头疼,常宝单放了,没个贴心的人可不行,象柳慧如,翻来覆去,最后还是把于倩拉回到身边,能力倒是其次,可靠才是第一,还是刚调到办公室的老赵有办法,原农委付主任马胜春的儿子马杰二十二岁,今年大学毕业刚分配到经贸委不久,过来一看,伙子比常宝老成,先来个以貌取人,蛮中意的,打个电话给程建国和吴阳,马杰就调到了县政府办公室当干事,算是他金恩华出门有了个听差的。
吉普车在石子公路上奔驰,司机老张是程建国特意安排的,车上还坐着老赵,老张话不多,老赵很久没下乡了,一路上絮絮叨叨,向马杰介绍沿路乡镇和传授下乡经验,金恩华刚好瞌睡醒了,遂笑道:“老赵,你别倚老卖老,充当教唆犯了,你下过几次乡?”老赵:“比你多哩,在工业局那会,我就是经常去下面的。”金恩华:“那会我们是下工厂,现在是下乡镇。”老赵道:“还不是一个道理么,一回事,经验通用。”老张回头:“金县长,李家乡到了。”金恩华点头道:“不去他们乡政府了,直奔田头,找个地方停下。”老赵笑道:“马,这就是领导下乡时的一个高招,先看后听,不听下面的干部忽悠。”马笑:“赵主任,我不是干部。”老赵严肃的道:“马,你的想法不对,你是县里的,到了下面你就是领导,见人大三分,要有领导的威风,有压得住场面的气势,眼观看六路耳听八方,只要你一眼看出问题,稍微透露几句,下面的人就能敬服你,你若被他们忽悠了,回头还被他们笑话。、、、、”
汽车拐了个弯在一条路上停下,金恩华戴上草帽,下车来到田头,早上的阳光不毒,田里金黄的水稻沉甸甸的垂着头,还挂着露水,蹲下身手扶稻穗察看着,一个六十出头的老农民走过来,“这不是金主任吗?好久没见你了,金主任。”金恩华笑道:“李大叔,您老人家还种田那,该息息了。”这李大叔是个五保户,金恩华当农委主任时下乡认识的,“金主任,这三户人家都出门做豆腐去了,我闲着没事,这五六亩稻田当然就承包过来了。”老赵过来道:“大叔,金主任现在当付县长了。”李大叔眯着眼笑道:“好好,前阵子有人还金主任被撤职了,我就么,真命天子,火烧不死呢。”
几个人坐在田头,抽上烟后,金恩华笑问道:“李大叔,你估算估算,你这几亩田,早稻亩产能有几百斤?”又向老赵他们道:“你们也仔细看看,估算估算产量。”
老赵:“六百五到七百五。”金恩华:“老好人废话,我不要太平方。”马不好意思的:“金县长,我没种过田,估算不出来。”金恩华:“马实事求是。”老张:“金县长,今年发过一次水了,我看顶多个六百五六。”金恩华笑道:“还是老张靠谱。”
李大叔呵呵一笑:“金主任,噢,金县长,村支书记让我报七百,乡里要我七百五,嘿嘿,”拿手指指老张,“这位同志有眼光,是个行家。”
金恩华起身,对马杰道:“马,你记一下,到时候催一催李家乡的干部,派人帮助李大叔搞好‘双抢’。”
告别李大叔,金恩华又上车,跑一会停下又看看,接连看了四五个地方,汽车正停在桥头,李家乡党委书记邱贵林和乡长肖水生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的过来了。
“金县长,对不起呀,我们以为你要到乡政府来的。”邱贵林擦着汗道。
“是呀,请金县长到乡政府坐坐,我们详细的向你汇报双抢工作的情况。”肖水生也在旁附和道。
“两位辛苦了。”金恩华给两人各递了根香烟,“我就是走马观花的,一天跑五个乡镇,坐坐就不必了,就问两位一个问题,估计今年的早稻亩产能有几百斤?”
肖水生看一眼邱贵林,犹豫一下后道:“金县长,我们估计,亩产七百五十斤是有的。”
“呵呵,好好,又是一个丰收季节。”金恩华笑起来,“两位一定当过吹鼓手呵,恭喜两位,工作干得不赖哟。”
金恩华笑得阴阳怪气,邱贵林和肖水生心里没底了,直朝老赵示意,老赵不敢话,只是无奈的笑笑。
金恩华带头上了车,扬长而去,丢下呆若木鸡的邱贵林和肖水生。
一天跑了五个乡镇,金恩华装了一肚子火,车到月河乡,金恩华对前来迎接的李红年:“老李,你,今年早稻能有多少收成?”
李红年笑道:“真人面前不假话,六百斤可能是有的。”
“这帮土崽子,以为我是瞎眼和尚呢,还七百八百的往上忽悠。”金恩华恨恨的道。
李红年为各人递上香烟,“你就别生气了,还不是你们县里压的担子,落后了要挨批,想升官的要拿出好成绩,谁不想在亩产上多报一些,也就是你大县长爱较真,陈县长李县长都拍手叫好呢。”
金恩华一想也是,数字里找成绩嘛,“算了算了,今年的调调就定为又一个丰收年吧。”
这时,金天明从村里回来,见到金恩华,放下自行车,忙不迭的过来招呼,金恩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官场计中计】最新更新章节〖194 下乡〗地址https://wap.xbqg9.net/2/256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