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田苗苗发犟(1/2)

杨老太太:“你们家天天吃的像过年一样,不觉得怎么样。一般人家,都是临到年前才蒸锅馒头哩。蒸早了,家里人吃完了,过了年拿什么待客人呀?!

“还有你们的玻璃窗户,农村里也‘挺’少。一般人家,都是年前买张白~粉~连纸糊糊窗户,显得明亮。”

郝兰欣:“就是。在老院里的时候,都是二十五、六才蒸过年的干粮。蒸完干粮以后,再糊窗户,怕熏黑喽。”

田幼秋见大人给解释的差不离了,自己也知道了。又逗田苗苗:“苗苗,你再说个新学的,让哥哥听听。”

有了开头,再说就好张嘴了。田苗苗一看人们都喜欢她说唱儿,人来疯劲儿上来了,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自己熟悉的能背过的儿歌。

田幼秋:“苗苗,再说一个今天能用上的。”

田苗苗想了想,又说道:

“ 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

今年小子‘混’得苦,明年再吃关东糖。”

田幼秋摇摇头,说:“这个不贴题,明明你手里拿着关东糖哩,怎么叫灶王爷明年再吃呀?说个贴题的。”

田苗苗眼睛却望向田青青,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

田青青沉下脸‘色’,说:“看我干什么?你愿意说哪个说哪个。”

田苗苗一纵小鼻子,小眼儿一瞪,立马认真地说道:

“腊月二十三,

灶王你上天。

送你一匹马,

还有三炷烟。

‘鸡’鸭鱼‘肉’你尽享,

水果麻糖你也别嫌酸。

见了‘玉’皇大帝,

可别瞎胡侃。

父子婆媳吵架是闹着玩儿哩,

摔盆子打碗你说没看见。

家中的好事你就多多讲,

编排得好了回来我有重赏。”

田苗苗一说完,田幼秋和田幼‘春’都“哏哏”笑起来。

郝兰欣和田达林则瞪大了眼睛,像不认识自己的小‘女’儿似的。

郝兰欣:“这么长的句子。你也背过喽?姐姐多会儿教给你的?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个?”

田苗苗脆生生地不无骄傲的说:“就是这两天里学的。姐姐说不让我说。让我在祭灶王爷的时候背。”

田青青白了田苗苗一眼:“还不叫你说哩?你这不是全说出来啦!把我也给卖了。”

田苗苗笑得“哏哏”滴。

郝兰欣望了一眼田达林,又对田青青说:“原来你早就有祭灶的准备呀!像唱戏似的,还背儿歌给灶王爷听。”

田青青笑道:“我想给你们来个惊喜。越热闹不是越好吗?!”

一家人又全笑了起来。

刚刷洗完,温晓旭就来了。

这个小正太算是摽上这里了。一天三顿。吃了饭就往这里跑。晚上不过八点不回去。

一来这里房子宽敞、明亮,有单独房间供他和田幼秋做作业;

二来这里有零食儿吃。听青青每天都要给他们一些‘花’生瓜子糖果什么的,还每天给他们倒一杯桃汁喝。

再一个就是愿意和田青青在一块儿,有不会的题,田青青还能辅导他们。

没进过校‘门’的孩子辅导上学的小学生,虽然让人们不理解,但由于田青青“脑子好用”,一看就会,在这个家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田青青也给他们立了规矩:“早饭和晚饭后,是做作业的时间。晚上就不用说了。外面黑。早饭后外面还很冷,等九点以后,太阳光暖和了,再出去玩儿。

温晓旭和田幼秋对这个都没有异议。

温晓旭一进‘门’,就和田幼秋到西屋南间里做作业去了。

田青青给他俩拿过去两个糖瓜儿。给温晓旭一个,田幼秋跟着沾光蹭一个。把两个小正太都高兴的了不得。

田达林则把前街上的“杀包子”(注1)叫来宰羊。

让“杀包子”宰是要有报酬的。也不多,明码标价:下水一律归他。不过,一般人家还是要割二、三斤好‘肉’给他。所以,这个时候的“杀包子”很好请。

自己喂了一年,从一个在怀里抱回来的小羊羔,长到六、七十斤的大羊。郝兰欣心疼的了不得。一逮羊就躲在屋里。直到外面没羊的声音了,才敢出来。

按照她的意思是把羊卖了,再把一小部分钱用来买‘肉’,这样还能落几十块钱。

在田青青的撺掇下,田达林坚决不同意。说家里没有喂着猪和‘鸡’鸭什么的,不宰只羊。过年没有抓挠头。

田青青愿意家里宰羊,却不看宰羊的。在自己屋里待着没出来。

自从夏天在杨家洼村北‘玉’米地里蹭上人血异能消失后,她便对血有了一种恐惧心理。只要看见血乎淋拉的东西,头就发大。哪怕看见一只被车轮碾死的小动物,也会心跳加速。本能地想到要保护好自己的异能。

“青青,你怎么不看宰羊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穿农家种好田】最新更新章节〖第236章 田苗苗发犟〗地址https://wap.xbqg9.net/2/246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