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满载而归(1/2)
夕阳西下,朱平安一手持一方砚台,一手持一卷字帖,一脸微笑的立于裕王府门口,沐浴着一身余晖晚霞,拱手与高拱、张居正等人告别。>
“公子,那块石头我给你拿着吧。”刘大刀牵着马走来,对朱平安说道。>
“哦,好啊,谢谢。”>
朱平安点了点头,将手里的砚台随手递给了刘大刀,两个手都拿着东西也不方便骑马。>
“这石头手感还挺好。”刘大刀接过砚台,随手抛了抛,赞了一声。>
“哎呦呦,兀那糙汉,你可千万要小心点,那可不是石头,那是当今圣上御赐的砚台,一砚千金呢,你可别给摔了......”裕王府的一位属官刚出大门就看到了刘大刀随手抛砚台的一幕,紧张的脸都白了。>
“啥?!御赐砚台,一砚千金?!”>
刘大刀没想到手里的这个石头来头这么大,吓了一个哆嗦,砚台差点没脱手。>
“哎呦喂......”>
那位属官看到刘大刀手里砚台脱手,忍不住惊呼出声,见刘大刀最后又抢救接住了,才深呼了一口气。>
“咳咳咳,原来这石头来头这么大啊,公子,还是您拿着这石头,我来拿那卷纸吧。”刘大刀憨笑着的摸了摸脑袋,将手里烫手的砚台递给朱平安,想要换朱平安手里的字帖。>
“那卷纸?!”>
刚刚那属官闻言,实在忍不住向着刘大刀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你说的那卷纸是书圣王羲之为数不多留存于世的真迹,书圣,为数不多的真迹,懂不懂?!就你口中的‘那卷纸’,毫不夸张的说,足够换半座城了。”>
“能换半座城?!”>
刘大刀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咂舌不已,缩了缩脖子,“那我还是拿着砚台吧。”>
“呵呵,没那么夸张......”朱平安笑着摇了摇头。>
刘大刀手里的砚台是朱平安在裕王府凉棚诗会赢来的彩头,嘉靖帝御赐的翕砚,另一块翕砚被张居正得到了,当然殷士儋也没有空手,裕王另赐了一个彩头。>
至于朱平安手里的字帖,对朱平安来说则是一个意外。>
凉棚诗会快结束的时候,隔壁的景王府来人奉景王命令送来了一副字帖,指名道姓说给朱平安的。>
王羲之的平安帖?!>
景王送给朱平安的?!!!>
当时,朱平安一脸茫然,裕王府众人一阵哗然,纷纷用异样的眼神看朱平安。>
我们中出了一个内奸......大致就是这样吧。>
之前众人就听说过传闻,说是嘉靖帝本来是准备将朱平安迁任为景王府侍讲学士的,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改成了裕王府侍讲学士。现在,景王竟然派人送给朱平安如此贵重的东西?!>
现在看来,这里面要是没什么鬼才怪呢?!>
所以,当时裕王府众人皆是用一脸怀疑的神色看向朱平安,便是裕王也有些异样。>
朱平安处变不惊,冷静的问来人,景王为何送字帖与自己。>
那人便将事情始末简单说了一遍。>
原来是诗会的彩头啊,景王竟然将两个诗会的作品放在一起评比。>
于是,众人释然,看向朱平安的眼神也从内奸变成了艳羡,王羲之的真迹呢,虽然只是半部,可是这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当作世家的传家宝都足够了。>
虽然得知事情原委,知道这字帖是诗会彩头,是自己应得的,也知道这彩头是王羲之存世为数不多的真迹,价值连城,但朱平安还是毫不犹豫的就果断拒绝了。>
笑话。>
立场还是要有的。>
自己在裕王府供职,怎么能收景王府的东西呢?!>
可不能因小失大。>
朱平安如此毫不犹豫的果断拒绝,倒是让裕王府众人吃惊不已,自认放在他们身上,他们是做不到朱平安这样的,于是看向朱平安的目光,多了几分佩服。>
陈以勤更是捋着胡须连连点头。>
朱平安的立场,让裕王很是满意和欣慰,看向朱平安的眼神更多了几分信任。>
景王府来人说完不成任务,会被景王责罚,长跪不起,固送不已。>
如此三番五次。>
朱平安才无奈将字帖接过来,但是接过来后,便双手呈送给了裕王,言请裕王处置。>
裕王接过字帖后,自然又赐给了朱平安。>
虽然只是转了一个手,但是性质却截然不同,从景王赏赐变成了裕王赏赐。>
既然是裕王赏赐的,朱平安自然也就欣然笑纳了。>
所以,朱平安下班回家时,一手持砚台,一手持字帖,满载而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崛起】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一十三章 满载而归〗地址https://wap.xbqg9.net/2/245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