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07)(1/4)

柳老柱回来的时候,商成已经吃喝好,正坐在堂屋檐下的条凳上盯着院子出神(~a~o~s~h~u~8.~o~m}两个年龄最小的女娃一边一个坐在他腿上,手里各抓着半个白面馍馍,一口一口地吃得津津有味

柳老柱先过来和商成恭恭敬敬地合十行个礼,嘴里讷讷地说了句什么话商成似乎没看见柳老柱,既没回礼也没说话,也眼皮都没撩一下,阴着脸直直地望着院里的硬土他的神情让柳老柱有些张皇他猜想,这肯定是和尚感觉自己被怠慢了才用这种表情对待自己于是他深地埋下头,深地弯下腰,恭敬地施了个礼

“……商……乃甲……”柳老柱弯着腰说道,话音里透露着他的谦卑和恭敬

商成这才从纷繁缭乱的思绪里惊醒过来他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柳老柱,尤其是看见跟在柳老柱身后的两个人也朝自己合十躬腰,其中一个两鬓都挂着白发,他不知道怎么做不过他马上就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他急忙把两个娃娃放到地上,站起来把两只手掌在胸腹间一合微微倾身,嘴里轻轻地念了声阿弥陀佛

随着他谦逊地回礼,柳老柱和随他过来的两个人的神情立刻变得加恭敬

“商……(霍家)堡……东……”柳老柱指着两个跟来的陌生面孔,笨嘴拙舌地说了一堆话,可商成只能勉勉强强听清几个字词,只好一脸呆笑,把眼睛在那两个人身上来回逡巡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俩人显然和柳老柱不一样一一两个人身上的穿戴都要比柳老柱光鲜得多

但是两个人一开口说话,商成就禁不住微微摇头

他们说的话同样的是晦涩难懂的乡音土语

商成只好招手把柳老柱的女儿叫过来一一就是招呼他穿衣吃饭的那个叫月儿的小姑娘一一让她来替自己翻译他原本想让年龄最大的那个女孩来充当中间人,因为她的官话说得最标准;可那女孩没说话脸就红,问三遍才答一句,声音还小得就象蚊子哼哼,能把人活活急死一一听她说话还不如不听……

借助柳月儿半清不楚的上京平原府官话,商成总算知道两个陌生人的来路这俩人是霍家堡上李家和张家的管事,专门过来核对验查狼的事情

这太简单了两只狼就撂在堂屋地上,想怎么验就怎么验刚才商成蹲在房檐下吃菜团子喝白菜汤时,便不时有大人娃娃兴高采烈地在这院落里进进出出,对着狼和商成这个假和尚指指点点;就是现在,也还有不少人满脸好奇地趴着院墙看热闹

两个管事蹲在堂屋里验看两只狼的时候,商成悄悄地问月儿,这俩管事凭什幺判断这两只狼就是被十里八乡“通缉”的那两只?月儿嘟嘟囔囔地说了一堆话,也没解释清楚

验收工作很顺利,两个管事直起腰来时都是一脸的欣慰年岁小点的李家管事也不罗嗦,马上就从挎在肩膀上的褡裢里拎出两贯钱,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递给商成

商成迷惑地看着用麻绳串起来的铜钱他对古代的货币制度几乎一无所知,只是从书本上了解到,“贯”是铜钱的特别计算单位,一贯就是一千枚铜钱,也称“缗”可这两贯铜钱是怎么一回事?他记得高小三的老丈人几兄弟就是贪图这两只狼的赏钱,才临时起心进山打狼的——可赏钱是一贯五啊,怎么一夜之间赏钱就变成两贯了?又或者说,他还要给俩管事找补零钱?

月儿在旁边牵牵他的衣袖,小声告诉他,多出来的五百,是他们两家特地给他的“歌央”

“歌央”?商成皱起眉头苦苦思索“歌央”是什么意思,半天才明白过来,是“供养”而不是“歌央”供养啊……难不成他还真的要去做和尚?

因为语言不通话说不到一起,两个管事连水也没喝一口,放下钱胡乱客套几句就走了一直在旁边陪着的柳老柱这才把那个爱脸红的女孩子喊到一边去说话

商成刚刚才知道,五个女娃娃里只有柳月儿是柳老柱的闺女月儿的娘生下她之后,身子就一直好一时歹一时,捱捱磨磨地守到月儿十岁,终于撒手人寰也正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月儿自小就磨练得门里门外的事情都能干,母亲去世后是成了柳老柱的好帮手,里里外外地操持这个穷家另外四个女孩大丫二丫招弟四丫,都是这条街上一户姓霍人家的女儿,因为她们的爹在霍家户族里排行十七,月儿便称呼她们的爹娘作十七叔和十七婶从月儿那里,商成还知道柳老柱和霍十七两个人的渊源极深,关系极好;至于好到什么程度,按商成的理解,就是“柳老柱和霍十七是合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今天晚间柳老柱要在家里答谢自己的救命恩人,已经邀请了在衙门里当书办的霍十七作陪,傍晚时霍十七在衙门里下了差就会直接过来霍家的四个丫头在这里就是等着吃晚上那顿饭她们的娘原本也要一起过来,临时有点事耽搁了,不过晚饭前一定会过来一一月儿虽然能干,做待客的吃喝饭食总是差点火候,所以十七婶才是今天晚饭的大师傅

商成在心里默默地思索消化这些杂乱无章的消息,手里却捏了一枚铜钱细细地审视铜钱上的字迹清晰可辨,“东元通宝”,可这年号“东元”却毫无头绪他在铜钱里翻了几下,又看见一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陌上行】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章(07)〗地址https://wap.xbqg9.net/2/2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