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44)外苑(一)(1/2)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东元年间的上京平原府都是举世无双的大都市不算皇城和宫城,上京内城有东三门西三门南四门北二门共计十二座城门;外城有城门十七座水门三座外城也称国城,又名上都,也有人记曰天京阖城周回六十二里另百七十五步,内置二百一十八坊,东元十六年辛未登记在册的住户十四万九千余户,计二十六万五千余口;除去京城所在的三个赤县,平原府另辖十四个畿县,共有住户十五万七千,口二十七万六千,两相合并,京畿所在共计二十八万户五十四万口赵制,公衙书往来,若非特指,则惯以“口”称“丁”,所以这份《辛未年平原府呈户部书》并没有录入京畿各县的女口;同时,各县府在登记录册户籍时要根据雇佣或受雇佣的情况,把户籍分为住浮两种,受雇佣的浮户户籍是另册编录,同样没有反映在《辛未年平原府呈户部书》里而根据大士朱宣在前年写的一封信,《与绉府丞论本末书》中就有这样的话,“今之浮户,佃他人之田而耕赁人之屋而居者,或胜主户”,“另观泉扬楚广各州,其耗甚,为天子耕者十不及三四,寄食于豪富者而为之农者十近六七”,明确指出失地的浮户总数几乎是倍于住户这样算下来,假如把女口连同另册的浮户一并计算进上京的总人口中,那么京畿一府十七县的总人口将过二百万而且这还只是登记在户籍册簿中的住浮户数和男丁女口,并没有将另籍录册的内城使唤、在京官员、诸军将士、坊户匠工以及寺观僧道一并通计,没有计算临时在这座城市里落脚的官员与客商,不然的话,数字将加可观;仅是拱卫京师的澧源大营和平原将军府所辖的南大营,就有将士二十六万也许,东元二十二年正月的上京,总的人口数已经接近或者过了三百万毫无疑问,她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一点绝无争议
这个结论是商成下的为这个结论提供详实证据的人,就是李穆和田岫
眼下他们三个人坐在一间围庐里,一边喝茶汤,一边扯闲话
今天是初四,商成和一大群武官员都跑来外苑来陪天子射弓然而不巧的是,商成刚到外苑,天上就落起了小雨,不久又下起了雪这样的天气里肯定没办法比试弓箭,可外苑里又有二三百官员,于是东元帝就下制说“百官自随与卿等同”一一大家随便玩,中午我管饭;就当今天是皇家游苑会了
等张朴朱宣这些老臣子还有清河郡王鄱阳侯毅国公这些宗室勋贵陪着东元帝进了暖殿,大家就开始自由活动然后商成就傻眼了他是上柱国应县伯,按说也是勋贵,可东元帝没点他的名让他扈从,他就只能呆在暖殿外可他这勋贵是陡然间从地方上抖擞起来的军中贵,上京城里几乎就没两个熟人,不能进暖殿的武将就他一个人是上柱国,所以不管是谁见到他都是三分的敬意何况正旦那天他与杨度在紫宸殿上君前斗殴的事早就传遍京师,是凶名在外的狠辣人物,谁敢不惧让他五分?所以根本没一个人敢与他围炉说话即便是一群拉开桌椅耍钱的四五品将军,看他走近也是吓得赶紧散伙就算偶尔有一两个人想与他亲近,可这外苑里人多眼杂的,万一亲近商燕山不成反而招惹来杨烈火和谷鄱阳,那才真叫作得不偿失……
他没法和武将们扎堆,又不能去官那里掺合,还不能早退,一个人百无聊赖,只好在外苑里乱转可外苑毕竟是皇家园林,今天又有天子驾临,哪怕东元帝根本就没心情去四处转悠,景致稍微好一点的地方依旧布置着严密关防值岗的羽林军和宿卫禁军根本不理会他的金翅幞头和赤色戎袍,隔着两箭地就喝令止步,然后一丝不苟地查验官凭询问来历只是这么一回检查,就把他原本便不多的那点闲情雅致给折腾得干干净净反正这光树杈秃枝桠的冬景也没什么看头,他便掉了头望回走,半道上瞧见一间大围庐,不闻不问地一头就钻了进去管他什么武有别,他就在这里等着吃晌午了
他就是在这里遇上的李穆和田岫三个人东拉西扯一大通,然后不知怎么地话题就拉扯到上京城上
商成对京城不熟悉,稍微有点印象的地方就是几个熟人比如王义的毅国公府或者陈璞的沙公主府,所以他主要是听李穆和田岫说话
李穆的职务已经确定下来,依旧在太史局挂个少卿的职,然后领翰林士衔这是副相朱宣昨天使人告诉他的等年节过后各个衙门开门办公,他就去吏部立档领官凭田岫的职务也有变化她的那些什么观使县副簿的乱七八糟差事都被撤了,领的官衔是翰林院士,但是暂时没有授实职
商成是军旅出身,武官的勋衔制度还比较清楚武官勋衔从正一品的镇国大将军向下数,到从九品下的忠勇郎,一共是二十八阶其中正一品的镇国大将军和正二品的骠骑大将军是虚勋,已经数十近百年没有人正式晋升,屈指可数的几次授勋都是功勋盖世的老将去世时的朝廷追授剩下的二十六阶中,八品的四个勋阶对应营哨级军官,七品对应旅一级的中层职务,五品对应军一级的中高级职位,而四、六、九三品十二阶以及从九品之下的各种不入秩散勋,基本上也都属于酬劳将士奖励功勋的虚勋,是让有功将士能够多支领一点钱粮俸禄而特设的勋衔;它们与实际担任的职务没有太大的联系比如他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陌上行】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44)外苑(一)〗地址https://wap.xbqg9.net/2/2435/473.html